对于这一点,熊槐自然是理解的。

       “贤卿之言有理,不知贤卿以为,可以赐予令尹昭阳什么谥号。”

       景鲤回答:“臣以为山子可以。”

       山子是周穆王八骏之一,名马的象征。

       和屈原将楚怀王比作美人不同,现在大家都喜欢用名马来比作人才,不久后燕昭王为了吸引人才,用的千金买骨的典故,就是将优秀人才比作千里马。

       而山子,就是名传天下的千里马。

       用山子作为昭阳的谥号,这是一个美谥。

       熊槐点点头,这个谥号来评价昭阳,也算是对昭阳为楚国立下的功劳的认可。

       “可,令尹可传寡人之命,赐令尹昭阳谥号“山子”。”

       景鲤应道:“唯。”

       昭阳谥号决定后,接下来就是今天的重头戏之一,陈轸关于肉刑的修改。

       陈轸走了出来,对楚王道:“大王仁慈,欲变肉刑,臣陈轸奉命修改肉刑,诚惶诚恐向大王进言。”

       “所有应当处完刑(比髡刑轻,不剃发,而是长发变短发)的人,把完刑改为城旦刑舂刑一年;应当处髡刑的以及墨刑的,改为城旦刑舂刑三年;应当处劓刑的,改为杖刑打一百杖;应当断脚的,用杖刑打两百杖,应当处以宫刑的,改为杖刑打三百杖。”

       “为了避免刑法过轻,让百姓对律法不以为意,可以对第二次触犯律法的人,在正常刑罚的基础上加重两成。”

       城旦刑舂刑是两种刑罚,城旦指男子以筑城为主包括其他的劳役刑罚,刑舂指女子以舂米为主的劳役刑罚。

       熊槐对劳改刑罚还是比较满意的,虽然对断发剃发的处罚,变成了劳改,总是觉得刑罚加重了。

       要是在现代社会,把剪头发的刑罚改成劳改,那绝对要被喷死。

       但是这个时代的人都不是这么想,现在讲究身体发肤受诸父母不敢毁伤,剪头发,所带来的心理负担,那可比自己挨板子还要严重一些。

       而对于杖刑,熊槐有些不满意。

       周瑜打黄盖的故事,在未来可是家喻户晓。

       熊槐也是一个三国迷,对这一段事知道的很清楚。

       但是身为武将的黄盖,只是被打了不到五十棍,就昏死过去好几次。

       如果按照陈轸的做法,打一百杖或者两百杖,这一通杖刑下去,那么还有小命留下么,肯定非死即残。

       面对这种情况,你是愿意直接挨一刀变残废,还是愿意被打一两百杖,然后极大可能死亡,也有可能残废,还有可能休息一年半载就没事了。

       陈轸说完后,群臣见楚王沉默不语,立即知道楚王对陈轸的建议不满意。

       陈轸是刑罚的制定者,随后向楚王行礼道:“大王,可是微臣有何错误之处?”

       熊槐摇了摇头,道:“贤卿所言无错,用杖刑代替肉刑,也是先前所议。”

       “寡人方才之所以疑惑,是因为在想杖刑的是怎么施行的,大概多少杖能将人打伤,多少杖能将人打死。”

       “这,微臣惶恐,死罪。”

       陈轸闻言低下头,拜倒在地。

       他将这件事搞砸了

       现在各国中,出来肉刑以外,出现最多的就是鞭刑,少则数十鞭,多则数百鞭。

       陈轸为了将修改后的肉刑与之前的鞭刑区分,故而全部采用了杖刑。

       然后根据鞭刑,制定了杖刑。

       因为杖刑明显要比鞭刑严重,本着体现楚王仁慈的原则,特意将杖刑的数量削减,确定为杖刑最高三百。

       对于楚王询问的这个问题,陈轸还真的没有调查过。

       他比较擅长内政外交,也没有领军打过战,杖刑这东西一般在军中使用,其他地方使用的极少。

       而在军中,陈轸接触到的大多数惩罚,都是直接杀人,极少有用杖刑之类的刑罚。

       不是混迹军中的人,还真不了解杖刑,只能想当然。

       “众卿可了解杖刑?”熊槐向群臣问道。

       “”群臣哑口无言。

       因为防备战事的缘故,楚国的高级武将基本上都在边界统兵,而没有过来参加朝议。

       在场群臣中,在军中混过的,只有景鲤昭雎屈原三人,还要加上前任楚怀王。

       但是无论是前任,还是景鲤屈原,对于杖刑这种用的很少的刑罚,都没有给予关注,如果军中的处罚要惊动他们三人,要么死刑,要么被贬。

       尤其是景鲤和屈原,大多数的情况下,大都是在军中担任文职,只知道杖刑是用木杖行刑,哪里知道杖刑具体是怎么回事。

       昭雎想了一下,向楚王行礼道:“大王,杖刑乃是军中刑罚,国中法律,则是处以肉刑,今大王变肉刑为杖刑,要想了解杖刑,还需要向军中将领询问。”

       熊槐向昭雎问道:“工尹以为,军中何人知晓?”

       军中的人肯定有很多都知道杖刑的,但是具体谁知道,熊槐就不清楚。

       昭雎回答:“大王,偏将昭应久在军中,应该知道杖刑。”

       熊槐点头道:“传偏将昭应。”

       此时正值昭阳丧礼期间,大多数昭氏族人都回到郢都,昭应此时也在昭阳府中。

       “拜见大王。”昭应进入议事大殿后,有些拘谨的行礼。

       昭应是昭氏一族在军方的后起之秀,一直混迹军中,和昭雎走的较近,故而昭雎刚刚向楚王推荐他。

       而在来的路上,昭应已经知道楚王召见的内容了。

       对于杖刑的刑罚,昭应这些年在军中的经历,自然知道的一清二楚。

       或者说,只要在军中的中下层呆过一段时间,对于军中的刑罚,都会了如指掌。

       熊槐看着这个浓眉大眼的昭应道:“免礼。”

       “谢大王!”昭应再次行了一礼,直起身体,等待楚王的垂问。

       到底也是昭氏一族的出身,受到过大家族的熏陶。

       昭应深呼吸两口气后,迅速将初见楚王的拘谨压下,变得冷静起来。

       熊槐淡淡的道:“听工尹所说,将军久在军中,对军中之事极为了解,寡人对杖刑一事有疑问,还请将军细说一二,替寡人解惑。”
新书推荐: 重生九零辣妻追夫欲海官门都市男女转换器云思云意天马神空斗破金榜降世:我的身份藏不住了神级红包系统:重生女配她飞升了捡到一颗地球快穿之男神别跑我快追不上洪荒:我能看到圣人气运太古战神快穿大佬:黑化主神偏执又病娇重生西游之九头虫修行在影视空间娘子,为夫真是正经人剑狱江湖旧日主宰雷将战神女装的日常玄幻文明进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