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讨吐谷浑大军,在十月班师回朝。皇帝论功行赏,将他们在吐谷浑所夺财宝,按功赏赐,上下将士,逐一勉励。

       其中,卫国公李靖,爵位不变,但是赏赐食邑三千户,加三州刺史衔,加封骠骑大将军,入政事堂为相。

       李叔良辞职了,在李靖大军班师回朝之前,李叔良三次上书乞骸骨回家养老。

       皇帝允许,赏赐财帛,并荫封其一子为国公。

       其实,这也是皇帝和李叔良早就约定好的事情,李靖立下平灭吐谷浑的大功劳,李叔良知道自己该走了。

       故而,李靖顶替李叔良,成为中书令。

       听见皇帝的奖赏,李靖着实愣了很久,最终既感动又开心的接下圣旨。

       其次,徐世绩加封英国公,任居延都督府大都督,岑文本改任居延都督府长史。

       居延都督府,原霫族之地,后被唐军在近几年彻底占据,新设都督府管理。

       兵部尚书一职,由越国公秦琼接任。宗正寺卿由李孝恭接任。光禄寺卿由尉迟恭接任。

       其余有功将士,皆按功封赏,不必细言。

       之后,皇帝犒赏三军。

       太极殿内,一众军政大老推杯换盏,笑声连连。

       此番按功行赏,李靖无疑是最出风头的那个,爵位虽然没有多大变化,但是却已步入政事堂。其次是几位新任大都督,以及爵位提一级的有功将士。

       李智云享受着臣子们的奉承,品尝着美酒佳肴,思绪却已经飘到东北。

       他将徐世绩放在居延都督府,当然不是心血来潮,而是为了将来攻打高句丽。

       至于李靖进入政事堂,其实在李智云心里是个意外。他原本想让魏征进入政事堂,后来想想还是拉倒,别问为什么,没有为什么。

       而李靖自己也很意外自己能进入政事堂,他原以为这次干死吐谷浑之后就会告老,但没想到皇帝却让他进入政事堂,让他在仕途上步入顶点。

       没说的,感动!

       “陛下,臣敬陛下。”李靖奉酒相敬。

       李智云笑着和他喝了一杯,说道:“往后,还望药师多多辅左朕治理天下。”

       “臣遵命。”

       李靖觉得自己是幸运的,能碰上这样一位好皇帝。最起码在善待功臣上,李靖觉得历史上没有几个能像当今皇帝一样仁厚。只要不犯傻,当今皇帝就一定会多加照顾。

       荣誉就不说了,他们这些功臣,汤也没少喝。现在个个都是腰缠万贯的有钱人,子孙更是受到皇帝重点照顾培养。

       没说的,幸运。

       歌舞升平,群臣喜笑颜开。

       便在此时,坐在陪侧的李承昭忽然走出来,跪在李智云面前。

       “父皇,儿臣有事相求。”

       群臣纷纷熄声,好奇的看着李承昭。对这位皇嫡子,大臣们可没少关注。虽然嘴上不提,但是心里面却将李承昭放在很重要的位置。

       因为,他是嫡子。

       目下皇帝诸子,如果说谁最有可能入主东宫,那么一定是这位皇嫡子,武陵王。

       其余的皇子,与这位武陵王相比,都有不及之处。

       “何事?”李智云放下酒盏,微微好奇的问。

       李承昭抬起头,说道:“儿臣想跟卫公学习兵法韬略,将来为我大唐开疆拓土。”

       嘶!

       群臣瞪眼,纷纷在心中计较起来。

       武陵王这是认真的?

       还是说有人教的?

       他们不约而同的看向杨恭仁,只见杨恭仁也是满脸错愕,甚至还有些慌乱。

       他可从没这么教导过武陵王啊!

       坏大事了,以皇帝的智慧,现在定然在怀疑有人教导武陵王表现自己,进而夺嫡!

       想到这里,杨恭仁顿时惴惴不安。他很清楚,当今皇帝现在根本没有册立太子的心思。

       换而言之,现在不能表露出夺嫡的苗头,不然皇帝会不高兴的。

       难道,是皇后教导武陵王的?

       李智云目光扫过杨恭仁,最后落在李承昭身上。

       “昭儿。”

       “儿臣在。”

       “这是你自己的想法?”

       “是。”李承昭说道:“儿臣想学。”

       “哈哈哈。”李智云乐的大笑,随后问道:“习兵法韬略,长于武事也。你为朕之嫡子,岂能如此?”

       李承昭道:“父皇天下之主,亦曾随皇祖父扫平天下,于马上鼎定乾坤。”

       不待李智云开口,李靖先一步道:“殿下,老臣昏聩,无法教导殿下。陛下麾下战将不知凡几,还请殿下另择贤良。”

       “卫公不愿?”李承昭歪着小脑袋,一脸疑惑。

       李靖道:“非也,只是老臣怕误人子弟。”

       李智云道:“昭儿。你若真想学也不是不行,等你考上大学,朕就同意。”

       “父皇说的是真的?”

       “自然是真的。”

       “那好,就这么定了!”李承昭开心道。

       看着他脸上的笑容,李智云面色平静。

       宴罢,李智云起身回了长乐殿。

       众臣见状,也是三三俩俩的聚集在一起离去,关系好的自然走在一起嘻嘻哈哈聊着天。

       “武陵王长大了。”薛收感慨道。

       杜如晦瞥他一眼,说道:“你怎么知道,不是别人教他说这种话的。”

       “杨恭仁?”薛收摇头,“他没那个胆子。”

       “或许不是他呢。”

       “后宫的那位?”薛收还是摇头,“那位向来是不插手朝政之事的,如果是那位的意思,轮不到武陵王来开口请求。”

       杜如晦若有所思,随后道:“朝堂只怕又起风波了。”

       “我倒是觉得不会。”薛收道。

       “怎么说?”

       薛收道:“武陵王此番所求,看似好像是我们想的那样,但实际上却并不是。否则,以陛下的眼光,自然一眼就能看出来。”

       “武陵王是陛下的儿子。”杜如晦沉默片刻,说道。

       薛收看他一眼,说道:“此事,逃避是没用的,迟早要面对。武陵王今日表现,陛下也看在眼里。”

       杜如晦道:“你说,若是今日其他几位殿下都请求跟随李靖学习兵法呢?”

       “那陛下可能会同意也说不定。”

       “你呀。”杜如晦笑着摇摇头。

       后宫。

       李智云走在廊下,心思沉沉。

       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谁也不知道他在考虑什么。有的时候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或者是考虑什么。今日的事情,并没有出乎他的预料,承昭不说,总有一日其他儿子会说其他的事情,没什么值得惊讶的,若想解决此事,在他自己。

       可承昭,能担负的起责任吗?

       想到这里,李智云微微出口气,“百姓家的孩子,长大了,会不会让父母头疼呢。高良忠,你说呢?”

       高良忠轻声附和道:“奴婢以为,陛下这是在心疼殿下们,如同陛下心疼几位公主一样。”

       “呵。”李智云道:“你呀,一如既往的谨慎。”

       “奴婢是真的不懂。”高良忠低头。

       这种事情,他可不敢去懂,要掉脑袋的。
新书推荐: 徒儿休走写给自己的遗言绯红法典全民领主:我的军火专治各种不服末世龙裔领主最强亡灵系统红缎军的征途重生民国之中华崛起天降领主明末亲军锦衣卫七龙珠之新生布罗利江湖听风录未来预测,开局引爆密室艺藏欢迎来到极恶万界退役宫女刺客的万界之旅龙傲战神我的黑科技会自己动末世狩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