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戏时间不多,一个时辰左右,李智云听的昏昏欲睡。大唐初立不久,很多的事情都是内朝政事堂决定,真正放在大朝上的事情很少,因为现在需要集权,不需要人多口杂的去分享自己的建议和看法。

       而且,不管是李渊还是关陇贵族,都不希望这个时候别人来对朝政的事情说三道四。说是大朝,其实只是例行公事,对外宣布已经决定的事情。

       真正的机密,根本不会在大朝上说。

       比如,政事堂说要尽快一统天下,但是下一步打谁,根本没说清。这也算是很正常的事情,毕竟是军事机密,要防备敌国的探子和内部的间谍走漏消息。

       随后,独孤震正式出列,接受李渊封赏,然后辞相,接下来就是一番‘君臣际遇’的感人至深环节。

       那场面,真是闻者落泪,听者悲伤。

       太子拱手道:“父皇,政事堂为国筹谋,分担君主政务,职分所系,重在万民,还请父皇早日决定下一位相国。”

       重头戏来了。

       原本半眯着眼,打着瞌睡的官员们纷纷打起精神,聚精会神的听着。对他们来说,这才是最值得关注的事情。

       “太子所言甚是,那你可有人选?”李渊平静的问。

       这样的场景在他的预料之内,太子不提出来,其他大臣也会提出来。

       太子道:“父皇,儿臣以为,礼部尚书李纲可任相国。”

       位在人群中的李纲动了动眼皮,默默低下头。

       相国之位,说不动心那是假的。

       刘文静亦附议,“陛下,李纲历任两朝,政务通达,身俱才学,臣以为太子所请,实乃诚言。”

       太子系的官员纷纷附议。

       李渊颔首,问道:“可有不同意见?”

       窦威给窦抗一个眼神,后者会意,出列抱拳,“陛下,臣以为,黄门侍郎温大雅可任相国。”

       听见窦抗说话,李智云心想果然,温大雅是秦王丢出去的诱饵。

       此时,黄门侍郎温大雅下意识看向窦抗,后者对他报以和煦的微笑,这让温大雅遍体生寒。他可不记得自己和窦抗的关系这么好,更不记得自己和关陇的关系这么好,好到能让他们举荐自己当宰相。

       太子也不奇怪窦抗这么说,此前的流言他可一直放在心上。

       随后,太子撇一眼大理寺卿郑善果,后者明白意思,立马出列说话。

       李纲的背后是太子系人马,温大雅的背后有谁呢?

       一个假窦抗而已,这完全是一面倒的情况,面对太子系人马的围攻,温大雅很快坚持不住,朝着皇帝拱手请辞,“陛下,臣才疏学浅,实在担当不得相国之位,还请陛下另择大贤。”

       温大雅也明白,他被人当诱饵了。

       相国,有那么好当吗?

       每一位相国的背后都代表着一方利益,他温大雅此番根本没有任何的准备,更没有一个派系支持他,他怎么可能上位。

       倒霉啊。

       温大雅主动退让,李建成很满意,现在只剩下一个李纲,那么父皇只能选择......

       “陛下,老臣以为,黄门侍郎陈叔达可任相国。”

       说话的是裴寂,李渊的好基友。

       听见裴寂提名陈叔达,李智云心知肚明,李渊果然偏向陈叔达担任宰相。他不禁微微感慨,二哥还是厉害啊,顺水推舟就能拉拢一位相国。

       李建成脸色霎时间变得非常难看,冷冷的瞥一眼裴寂,而后示意刘文静。

       裴寂和刘文静是人所皆知的冤家,在这件事情上,俩人在大朝上再度展开嘴炮。他们分别从李纲和陈叔达的过往履历,对大唐的功劳,以及做出的成绩等等方面,做出横竖向的比较。

       其言辞之锋利,让李智云大开眼界。

       这尼玛才是嘴强王者啊。

       吵了一炷香时间没有结果,李渊不得不喊停,他看向李建成,“太子以为呢?”

       “父皇,儿臣以为李纲更合适。”

       不需要掩盖的推荐,世人都知道李纲是他的人,这个时候还装作避嫌,那不是聪明,那是自欺欺人。

       李渊目光扫过群臣,落在几个儿子身上。

       “秦王,你觉得呢?”

       朝臣的态度很明显是两派,不需要再问,所以李渊打算问问儿子们的看法。

       李世民笑着道:“儿臣没什么看法,只要新相国能辅佐陛下,儿臣别无他求。”

       话音刚落,李元吉立马道:“那李纲最适合不过,他素来耿直,必能好好辅佐父皇。”

       李渊点点头,看向李智云,“楚王,你一直没说话,想必心里有些话说吧。”

       没有,我心里没话,你别瞎说。李智云拱手道:“父皇,温侍郎乃是晋阳元从,陈侍郎更以绛郡归我大唐,李尚书历任两朝,素有威望,论功劳资历,他们不分上下,儿臣实在不知道谁更好。”

       楚王还是一如既往的脓包。

       大概率,这就是殿内重臣的看法。在他们看来,李元吉支持太子的动作虽然明显,但好歹有态度。而李智云呢?还是一如既往的划水,没有主见。

       倒是温大雅感激的看一眼李智云,这个时候还有人记得他温大雅是晋阳元从,感动。

       李渊有些好笑,楚王的态度他大抵能明白,无非是不想掺和这件事情。

       但问题是,有些东西不是李智云想躲就能躲开的。

       放在前隋,杨广很喜欢这种‘懂事’‘明哲保身’的宗室,但在大唐不行。

       在李渊这里不行。

       目下,宗室成年皇子仅有四人,李渊需要宗室皇子来维系稳定大唐的统治。

       “楚王,朝政大事,你不可不用心。”李渊暗暗警告。

       如果李智云是个废物,老李可能真的会放弃他。但李智云不是,他的表现要比老四更好,仅次于老大老二,这样一来,老李在天下未统一的时候,自然希望李智云能多多为大唐社稷效力。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动不动装聋作哑。

       李智云低头,拱手道:“儿臣知错。”

       见状,李渊也没继续纠结李智云的态度,而是说道:“此事容后再议吧。”

       一派支持,一派反对,后面肯定有人要妥协认输,所以不可能一直放在大朝上争吵。

       换句话说,相国之争的第二轮将在私下进行。
新书推荐: 重生九零辣妻追夫欲海官门都市男女转换器云思云意天马神空斗破金榜降世:我的身份藏不住了神级红包系统:重生女配她飞升了捡到一颗地球快穿之男神别跑我快追不上洪荒:我能看到圣人气运太古战神快穿大佬:黑化主神偏执又病娇重生西游之九头虫修行在影视空间娘子,为夫真是正经人剑狱江湖旧日主宰雷将战神女装的日常玄幻文明进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