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下午,皇帝亲至。

       没说来参加什么回门宴,只说来探望一下自己的堂妹,也想给潘府祠堂上柱香,代替自己的第一任正妻潘氏,告潘家祖先,潘府有女出阁。

       简单来说,就是来走亲戚的。

       潘府正厅内,皇帝上座,潘惟熙陪在一旁,刘安坐在下首。

       “官家……”

       皇帝一罢手:“在家里,叫姑丈也行,叫舅公也行。”

       皇帝亲自来,宴上要有好酒。

       刘安亲自捧上一坛:“姑丈,这是酒中珍品,可惜还没有窑藏,若藏三年才是真正的好酒。此酒用五种粮食酿造五种酒,再用特殊的比例勾兑而成。请姑丈点评。”

       “好酒。”皇帝将一小杯一饮而尽。

       刘安顺势再来:“姑丈,此酒皆为御酒,非姑丈赏赐而不可饮,更不可贩卖。”

       “好。”

       皇帝也会算账的。

       那镜子价值连城,依皇后与自己堂妹商讨的结果,超过两寸的镜子市面上没有贩卖的,只有皇家恩赏,仅这一项,一年就能为皇家节约几十万贯的支出。

       酒烈,那怕是三钱的小杯,皇帝被刘安连劝三杯,都感觉脸上有点微红。

       皇帝打算缓一缓。

       “安哥儿,话说在庆福楼那七字对,你怎么想出来了。”

       刘安回答:“姑丈,那一年我读书有点饿了,想去厨房找点吃的,却在厨房的屋檐下看到一个燕子窝。我当时想的是这烟熏了燕,迷了燕的眼。后来几经修改,便有了这七字对,可惜侄儿学问还不够,自己都对不出下联。”

       皇帝很开心的又饮了两杯。

       他也对不出。

       刘安说到他自己对不上的时候,皇帝挺喜欢刘安的单纯。

       刘安要给皇帝倒酒,皇帝却拿过酒壶,给自己倒了一杯,也给刘安倒了一杯。刘安赶紧退后两步,这要施大礼。在刘安心中,皇帝给亲自倒酒是什么节奏。

       事实上,这个皇帝人挺好,朝中三相皇帝都给亲自倒过酒。

       见刘安后退要施大礼,皇帝说道:“说了,是姑丈这是回家,是一家人。话说灵丫头有些任性,安哥儿多体谅些。”

       “是,她,她挺好的。”

       刘安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夸了,就算睡一起了,也不是很了解对方。

       皇帝笑着指了指酒杯,刘安赶紧上前捧起酒杯。皇帝这时说道:“你小时候姑丈就见过你,那年姑丈还是寿王,掌开封府。那一年,灵丫头六岁,上元节,姑丈与吕相公等数人游花灯,就带着她。”

       刘安没这一段记忆,但自己的爹刘浪说过,自己七岁的时候解过吕相公的对子。

       刘安不记得的是,潘秭灵那时还给了他一支糖葫芦。

       “来,饮了这一杯,赋诗一首。”

       刘安双手捧着酒杯,开始沉思。

       让他立即给作一个会计报表什么,不难。

       作诗,有难度。

       可刘安会抄。

       这会刘安想的是,抄那一首呢?

       有了!

       刘安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后开口背了起来: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

       潘惟熙是武人,他识字,但读书到不了秀才的级别。

       皇帝却是细细口味。

       “这词,你念错地方了,不过,作的好。”

       皇帝的意思就是,你应该去给灵儿念,不是用在这里,但词作的确实好,意境够,而且又贴合那年那事。

       那便是刘安与潘秭灵的初遇,十年后,二人结为夫妻。

       这当是汴梁城一段美谈。

       皇帝很高兴,刘安也是不住的劝酒。

       在皇帝明显已经有醉意的时候,刘安上前又倒上了酒

       “姑丈,侄儿想说的是,能用钱解决的事,就不是事。就拿小小辽国来说,他一年的国民总产值翻十倍,也比不过咱大宋。咱大宋有钱。”

       皇帝哈哈大笑。

       大宋确实有钱,国库充盈,民间也非常富有,这一点皇帝不怀疑。

       刘安站了起来:“姑丈,给侄儿一个立功的机会,求你了。”

       刘安用了一个求字。

       对皇帝不能用,但对自家长辈是可以的。

       “如何立功?”皇帝这一问纯粹就是好奇。

       刘安说道:“姑丈,三十万贯,把灵州买回来了。党项人那些穷鬼,他们一年也挣不到三十万贯,拿钱买回来,灵州失而复得。姑丈也可以在太庙告先帝知,在姑丈手上,咱大宋没丢城池。”

       这话皇帝心动了。

       不是因为买回来这话,而是丢了疆土,确实是一件丢人的事情。

       将来说起来,太祖建立大宋,太宗开疆扩土,可自己却丢了,让儿孙们怎么想。

       只是这事,能买回来吗?

       听起来有点可笑。

       不过今天高兴,皇帝也没说刘安的想法可笑,只说道:

       “真的买回来,区区三十万贯,没多少。”

       皇帝确实是财大气粗,经李沆这位良相改革,励精图治之后,大宋的国民生产总值这些年是狂涨,国库也是相当的富足。

       三十万贯,在皇帝眼中,就不算个钱。

       皇帝节俭,因为节俭是美德,只在自己的用度上不浪费,可不代表他不懂得钱有多少,钱怎么花这些事。

       刘安立即跟上:“姑丈,三相那里有侄儿去说服,两个月之内。不过到时候,姑丈给派一点兵马,万一谈的不好,他们也不敢打我。”

       皇帝爽朗的大笑,心说不管这事是不是靠谱,若三相真的同意,那这事就办办:“好,若三相真的同意,给你调三万禁军。”

       皇帝虽然有些醉了,可心里却很清楚。

       有些事情就算是错了,成本没多少,但万一错过了,这个就有些可惜了,失去的会更多。灵州的事情拖的越久,拿回来的机会就越小。

       所以,可以让刘安试一试。

       “谢姑丈!”

       “水晶镜的事,好好办。编书的事,好好办。作学问也要认真,每三天到内书房,姑丈给你讲学。”

       “谢姑丈。”刘安再次道谢。
新书推荐: 无限三国之群英重生透视神医在校园魂破天惊江湖是怎么没的中元见月,不见你胭脂何事巨星从来没有文艺的老婆别闹,乖乖让我疼天警编剧生闯入表演系他有一剑极限强者大英学神极品仙医蛊仙人幸孕甜婚:老公,请关灯!轮回1984重生洪荒之东皇太一炮灰姐姐逆袭记诸天秩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