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历,历法书。

       内有详细的天文气象、时令气节,乃至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禁忌。

       这东西每家每户几乎都有,每日要做什么,都会先翻上一翻。

       上至婚姻嫁娶,下至缝衣做饭,都有对照。

       方正小时候在老家还见过这种书,不过随着时过境迁,慢慢的就消失不见。

       而神仙谱,则是这里的朝廷编纂而成,随同黄历一起分发天下。

       内有神仙图数百,神灵各有其职,事无巨细,管辖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吃穿住行,到山河湖水,无一不包、无所不含。

       与黄历一样,几乎每户一本。

       这里面有许多方正比较熟悉的神仙,但也有不少从未听说过。

       有鬼怪、法师存在的世界,谁知道有没有神仙?

       总之,这本书需要拿下!

       千字文,一百六十文。

       说文解字,三百文。

       黄历和神仙谱,一共五十文。

       另有一本七签道经手抄集,内有一些道教术语,售价二百余文。

       最后商量了一下,店家抹去零头,几本书以七百文成交。

       腰间缠着的一贯钱,眨眼就去了过半。

       方正拿着书,心情有些复杂的出了书铺,又进了相邻不远的米粮铺子。

       一斗新米大约十五斤,八十文。

       一斤盐,竟然要七十五文。

       可谓是斗米斤盐!

       油、醋、酱油等等,同样花费不菲。

       锅碗瓢盆、水桶、抹布……

       花钱如流水。

       草鞋八文一双,布鞋三十文,一样一双好替换着穿。

       马行街没有成衣店,兴富街虽然有,但一套成衣据说便宜的也要数钱银子。

       以方正身上的钱,远不能那么奢侈。

       裁了布,量好身子,交了定金,方正的囊中已经是空空如也。

       而这,还有许多东西未曾购买。

       无名河贯穿全城,在马行街和三里巷的交接处,同样有着一座圆拱石桥。

       方正蹲在上桥的一层石阶上,正默默盘随着什么。

       在他身旁有着一个竹筐,竹筐里堆满了东西,另有一根麻绳,绳子系着各种事物挂在肩头。

       遥遥看过来,活像一位穿街走巷的卖货郎。

       “菜刀三十文,磨刀石十八文,木案二十文,再加上勺子这些杂物,一百文怕是下不来。”

       “还有帷帐,这天如果没有它,蚊子能成灾,不过价钱好像也不便宜。”

       “先买把扇子凑活一下吧!”

       “厨房里的干材也用不了几天,接下来也要买,要不然就得出城自己弄。”

       “一日三……两餐也不能只吃米面,时蔬、肉类也是消费大头。”

       “嘶……”

       默默扣算一下,方正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自己身上仅剩的这两贯钱,怕是用不了多久,就要消耗一空。

       这还是他精打细算后的。

       要知道,市场上有专门送货的驴车,根据距离远近一趟一二十文不等。

       就这点钱,方正都没舍得出,而是选择买了竹筐和绳子自己背。

       这样不仅能省下送货钱,还能得两件东西。

       “方兄弟!”

       就在他愁思上脸之际,一个熟悉的声音在近前响起。

       “张兄弟。”

       方正直起身来,说话之人却是张初五。

       今日他还是昨天那身打扮,身边另有几人跟着,其中还有位光头和尚。

       “你这是操持家伙事啊!”

       张初五扫了眼方正身旁的东西,笑道:“要不要我们几个帮忙把东西带回去。”

       “不用,不用。”

       方正连连摆手:“东西不多,我自己一个人就行,不麻烦你们了。”

       他这人性格有些内向,能不麻烦别人,一般都不会麻烦别人。

       虽然算不上孤僻,却也因此没太多朋友。

       “你就是新来的那位邻居?”

       一个瘦猴似的年轻人从张初五身后转过来,道:“我叫小六子,你家东边那户的。”

       “哦!”

       方正点头:“听张兄弟说过,小六哥一身好水性。”

       “这有什么。”

       小六子摇了摇头,状似不怎么在意,不过眼中还是闪过一抹得意。

       “你们这是要去哪里?”

       方正随口问道。

       “找人。”

       张初五接口:“宋家这几日有一批货要来,管事的说要找些帮工。”

       “帮工?”

       方正双眼一亮,急忙上前一步,道:“张兄弟,你看我行不行?”

       “你!”

       张初五一愣,随即审视了一下他。

       “方兄弟这块头,当帮工自是绰绰有余,不过这工钱可是不多。”

       “有多少?”

       方正这时候急需银钱,自然十分热切。

       “一日二十文。”

       张初五开口:“从午时忙到酉时,中间管一顿饱饭。”

       “二十文。”

       方正面上略显筹措。

       这工钱,可比他想象的要少不少。

       “二十文已经不少了。”

       小六子在一旁插口:“不到一日,还管饭,宋家老爷算是大方的了。”

       “二哥张罗着事,一天也不过三十文。”

       “方兄弟,不用勉强,你可以走走衙门的关系,那里来钱可比我们快多了。”

       张初五却不怎么热心。

       他知道方正是跟着新上任知县来的,看不上这点工钱也是正常。

       那些大官人,手指头缝里流出点,都够一家人吃香喝辣的了。

       但其实方正跟新任知县没关系,能典到现在的房子已是侥幸。

       “做了!”

       他一咬牙,道:“张兄弟,具体在哪里,我回去收拾一下就能上工。”

       “哦!”

       方正答应下来,倒是出乎张初五的意料之外。

       当下点了点头:“去之前我也要回家一趟,到时候叫上你就好。”

       “另外。”

       他回首看向那位光头和尚:“大哥,把方兄弟的名字记上,算他一位。”

       “嗯。”

       和尚点头,从斜挎包里拿出册子、毛笔,看向方正:“方兄弟贵庚?”

       这和尚是张初五的哥哥?

       方正压下心中的疑惑,道:“我今年二十三。”

       “二十三?”

       “竟然有二十三了?”

       “真的假的?”

       他话音刚落,面前的几个人就躁动起来,就连张初五也面露惊奇。

       “方兄弟,你真的……有二十三了?”

       “是啊。”

       方正点头:“再过两个月,就二十四岁了。”

       “竟然快二十四了!”

       “一点都看不出来,这……怎么保养的?”

       “二十三,快二十四!”

       张初五面露苦涩,摇了摇头,见方正一脸不解,道:“方兄弟,你猜我今年多大?”

       “这……”

       方正细细打量了一下对方。

       面相老成,但既然这么问,显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大。

       当下,他缓声道:“应该,跟我差不多吧?”

       “我今年十七!”

       张初五摇头,然后一指身后的和尚:“我哥今年十九,当年家里穷,很小的时候就送到山上当了和尚。”

       “你……”

       他看着方正,眼露感慨:“不愧是京城那边来的,日子过得享受。”

       看着眼前这一个个成熟的脸庞,方正不禁陷入沉默。
新书推荐: 无限三国之群英重生透视神医在校园魂破天惊江湖是怎么没的中元见月,不见你胭脂何事巨星从来没有文艺的老婆别闹,乖乖让我疼天警编剧生闯入表演系他有一剑极限强者大英学神极品仙医蛊仙人幸孕甜婚:老公,请关灯!轮回1984重生洪荒之东皇太一炮灰姐姐逆袭记诸天秩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