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你和兰哥儿这下欢喜了吧?

       读书人不都喜欢游学吗?

       明儿是跟着皇驾去少林寺瞧瞧,还是跟老祖宗一起去白马寺?

       这洛阳,也就这么点儿东西吧?”

       贾政哼了声,语气不善道:“人家每次看到我都不喜,我又何苦自讨没趣?”

       语气酸的惊人,好些儿媳妇都忍不住掩口轻笑起来。

       如今满天下谁不知道,隆正帝对贾环宠到天上去了,常将“恨汝不为朕子”这句话挂在嘴边。

       相应的,对于“夺”去了贾环的生身父亲贾政,从来没有好脸子。

       家里人也都知道,因此觉得有趣。

       贾政见在儿媳妇晚辈们跟前失了面子,脸色有些挂不住了,冷笑道:“我也不去攀龙附凤,洛阳十三朝古都,还没我们逛的地方?”

       贾环才不在乎被人冷嘲热讽,反而惊叹道:“十三朝古都?真的假的?

       金陵不才是六朝古都么?”

       这种事涉帝王史的问题,贾环自然看向了赢杏儿。

       赢杏儿见之,呵呵一笑,道:“帝喾都西亳,夏太康迁都斟,商汤定都西亳。

       武王伐纣,八百诸侯会孟津。

       周公辅政,迁九鼎于洛邑。

       平王东迁,高祖都洛,光武中兴,魏晋相禅,孝文改制,隋唐盛世,后梁唐晋。

       相因沿袭,共十三朝先后建都洛阳,因而誉为十三朝古都。”

       贾环皱眉道:“西亳、斟、孟津……这都什么地方?”

       赢杏儿哈哈一笑,道:“都是洛阳的别称。”

       众人一起大笑,嘲笑贾环的无知。

       贾环嗤笑了声,道:“谁知道真的假的?这都几千年的事了,文人最喜欢杜撰吹牛……”

       “胡说八道!”

       贾政斥责道:“此等煌煌史记,焉能作假?”

       贾环自不会自讨没趣和贾政争论这些,笑道:“爹,这十三朝古都,可有什么典故?有什么名人名事没有?

       说出来,让苍儿小六儿他们长长见识。”

       贾政哼了声,对赢杏儿笑道:“还是公主来讲吧,你讲的极好。”

       赢杏儿闻言,灿然一笑,轻轻俯了俯身,行了一礼后,道:“论典故,洛阳这一处,可比关中神京多的太多,也有名的太多。

       老子于此,书下五千言之《道德经》,道家因此而生。

       孔子入周问礼于老子、学乐于苌弘,因而儒学弘大于此。

       东汉明帝永平求法,修建了史上第一座官办寺院,白马寺,至今仍被视为中国佛教‘祖庭’,佛教首传于此。

       再有魏晋时,何晏、王弼等人在此创立玄学,宋时程灏、程颐在此开创理学。

       可以说,天下显学,皆诞于河洛大地。

       《诗经》之开篇《周南关睢》,左思之《三都赋》、曹植之《洛神赋》、贾谊之《过秦论》、班固之《两都赋》、张衡之《二京赋》,司马君实之《资治通鉴》,皆成于此。

       因此,河土洛水,实乃文华之始也。”

       “好!!”

       听赢杏儿不急不缓的娓娓道来,微带沙质的声音,极为好听。

       众人纷纷喝彩。

       没有矫揉造作之气,但又不失女子的温润。

       连林黛玉、史湘云等人,都极亲近的看着赢杏儿,目光中满满是钦佩赞叹。

       贾政更是赞道:“公主学识典故之娴熟,非饱读圣贤文章,解意入木三分而不能也。

       贾家满门上下,能与公主一般文华者,屈指可数也。”

       说罢,目光看向了贾宝玉、贾兰等人。

       贾宝玉慌的忙低下头,若问他史上有哪些奇女子,哪些清新不俗的雅人,他或许知道许多。

       至于什么帝王都城的变迁……

       罢罢罢,交与俗人去了解吧。

       奈何家有严父,眸光如刀,唬的贾宝玉直不起头来……

       好在有贾母打圆场,笑言了几句,才解了他的危局。

       贾政道:“明日宝玉、兰儿、菌儿随我一道去瞻仰一下先贤故地,若能吸取一些文华之气,也不枉来此一遭。”

       贾环笑道:“我派人保护你们……”

       贾政不领情,哼了声道:“用不着,我等又非王公贵人,不过是寻常文人踏青采风,带一群持戈亲兵作甚?也没那样的气派。”

       贾环耸耸肩,笑道:“您高兴就好,活的自在最重要。”

       不过话虽如此,眼睛还是给董明月使了个眼色。

       董明月微微颔首……

       自少不了青隼人手在暗处密切保护。

       贾环权倾天下之余,名亦满天下。

       只是到底是美名还是恶名,还真说不准。

       至少在士林文人,地方乡绅豪强眼中,他多半是个十恶不赦的恶贼。

       那些人拿他没什么法子,却保不准有脑子发热的,去寻“送上门”的贾政等人的晦气。

       当然,这种可能性,基本没有。

       因为河南府的一干大佬,此刻多半已经做好了全部警戒……

       ……

       子时之前。

       船队于洛阳城外数十里外的孟津渡口停泊。

       虽是夜晚,但整个渡口码头,灯火通明,人声鼎沸。

       原本多年失修,残破不堪的渡口码头,早已被水泥青石修建的平整宽阔,气派非凡。

       不知多少着官袍大员,还有河南府大营总兵及八千兵马,严格封锁码头至洛阳古城之间数十里道路的每一寸土地。

       当贾环推动隆正帝,缓缓从龙舟上下来时,扑面而来的,便是漫山遍野的朝拜山呼声:

       “太上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隆正帝坐于龙椅上,看着迥异于神京的江山和臣子,面色淡漠。

       贾环运以内劲,将清朗之声传诸众人,道:“朕躬安,诸卿平身。”

       “谢上皇!”

       万人起身。

       河南总督师顾言、河南巡抚汤丰、河南布政使左明、河南总兵赵铮等文武大员,率河南省百官觐见。

       除了为首的四位巨头外,其余官员,多一辈子都没有面圣的机会。

       金榜题名时,随百余名进士入殿朝觐时,也只能遥遥相望,望之不清。

       今夜得此机会,许多人真真是感到了莫大的皇恩。

       目睹圣颜时,甚至打着摆子,感激流涕。

       换做一般的帝王,好虚名的帝王,此刻一定施恩雨露,收揽人心。

       如太上皇六次南巡时所为。

       但隆正帝,显然不是一般的帝王……

       他细眸眯起,看着河南总督顾言,声音阴沉道:“朕几次三番下严旨,此次南巡,绝不可惊扰沿途地方百姓官员。

       不可为朕之私事,乱了官府政务。

       你可是以为朕已经禅位了,说的话就不算旨意了?”

       顾言闻言,脑门上的冷汗唰唰流下,跪地请罪道:“臣本不得志一小吏,浮沉宦海数十年,蒙上皇简拔于微末中,焉敢悖逆皇恩,藐视上皇?若敢此为,必为畜生。

       得上皇圣旨,臣便严令各府、道、县官员,约束百姓,不可轻动。

       官员亦是如此。

       只是诸多官员,一辈子也没机会面见圣颜。

       为了今日,早早的几日几夜不眠不休,提前处理完政务,就为今日能目睹圣颜,也算不枉此生。

       待一会儿,他们就连夜赶回各府县衙门,绝不会耽搁公务!”

       要不说,论嘴皮子,一百个武勋加起来都比不过一个文臣。

       这番话说的,别说隆正帝,贾环听的都觉得很有道理,也很感动……

       果不其然,隆正帝看着那一双双濡慕的有些肉麻的眼睛,脸色舒缓了些……

       不过,当看到一条笔直宽阔的大道,直通向看不见的远方时,脸色又沉了下来。

       顾言不等询问就忙解释道:“上皇,这可不是臣等所建。这是宁侯……哦不,这路是忠义亲王特意命大秦银行所铺。

       并不需要臣等征伐徭役,耗费藩孥,而是由大秦银行出银,招收附近农闲百姓做工,日日结算工钱,还管伙食。

       因这条路,附近数千家百姓因此而受益,过了个丰年!

       他们都感上皇皇恩呢!

       除此之外,因为这条官道的铺就,还有码头的修建,使得孟津渡口的商货转运量大增!

       为此,又为许多船工百姓增加了受益。

       因此,上皇南巡洛阳,非但没有给本省增加分毫负担,还带来了无数益处,让万千河洛百姓沐浴浩荡皇恩。

       臣等并诸多百姓,只盼上皇能年年南巡!”

       一旁河南二号大佬巡抚汤丰亦凑趣道:“原本河南士绅们,感激皇恩,想为上皇修建一座行宫……”

       “嗯?”

       隆正帝闻言,登时皱起眉来,汤丰忙赔笑道:“可有上皇圣谕在,又有忠义亲王严厉警告,臣等只好违逆了士绅乡老们的好意。

       由大秦银行在洛城之西,修建了一座行宫,并不奢靡……

       但因为王爷不许征伐徭役,只以银钱招工,所以又让许多百姓寻到了生计。

       好些名流名士,都写文章称赞上皇的圣行。”

       隆正帝闻言,脸色好看了许多,僵硬的转过脖颈,看了眼身后的贾环。

       贾环笑道:“这都是陛下再三要求的,功劳可记不到臣头上。

       陛下,咱别在这耗着了,如今他们也目睹圣颜了,就不招待大宴了,让他们都回去吧。

       明儿他们还要赶着上衙呢。”

       此言一出,许多人登时变了脸色。

       这……

       场面话难道也当真?

       这贾家子当真可恨!

       多少人希望在隆正帝面前露一手,留个印象。

       谁人不知,虽然隆正帝已经禅让,可一言依旧能掌九鼎。

       若能给他留个好印象,那升官发财还不指日可待?

       这可不是白日做梦,当初多少人因为这样的事而生发!

       只可恨,好事被黄口小儿给坏了。

       果然,贾环在隆正帝身旁的影响力无与伦比,隆正帝听了后,连犹豫都没有犹豫,就准了。

       见隆正帝点头后,顾言、汤丰等人虽然为难,却不敢违拗,只等遣散了百官。

       有官员仍不死心,跪地哭的涕泪横流,不忍告别。

       看到这一幕,贾环冷笑一声,对身旁韩大使了个眼色后,御林军出动,开辟御道。

       到了今时今日,无论是隆正帝还是贾环,都已经强大到不需要再向所谓的世俗规矩低头让步了。

       再说,就算给了这些人好处,回过头,他们一样该骂的就骂,该指责的指责,“忧国忧民”,“一身正气”。

       所以,还不如眼不见心为净,都滚蛋!

       煞气腾腾的御林军出动后,之前还准备死赖不走,以表忠心的文官们,仓惶避让,让出一条御道来。

       龙舟上已经送下了皇舆金辂,贾环直接将隆正帝的金车推上了皇舆内,才上去将他安置于御座上,避开了让他不便露于外人眼中。

       随后,队伍缓缓朝洛阳古城出发。

       ……
新书推荐: 采阴成仙苍穹仙主遇到你幸福刚刚好一起混过的日子开元网配之天声一对盛唐不遗憾天下寻妖小丑游戏重生后我带领部落称霸大陆斗破之魂族帝师玄明大魔神崩坏3里的莫名人无敌微信系统洪荒,开局成为太乙真人穿越仙侠世界英雄无敌之我能三连合成逍遥寞劲气凌厉超神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