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虽粗气,但意却不俗,倒是符合贾小子的身份……”

       隆正帝细眸微眯,看着笑的阳光的贾环,和贾苍赢福两个小儿一一击掌。

       贾苍倒罢了,隆正帝不熟悉。

       但六皇子赢福……

       他从未见过,赢福笑的这样欢快过。

       在那座皇宫里,在赢福的家里,他都整日里怯生生的坐着,安安静静。

       然而此刻,却激动的小脸上满脸通红,咧着嘴笑的欢实,用小手和贾环击掌庆祝。

       这种感觉……真的很好……

       有些僵硬的转了转脖颈,看着缓缓行驶的龙舟,渐行渐远的码头,两岸的青山白雪……

       相比于那座皇城,那间紫宸阁……

       一切,都是那样的鲜活。

       怪道,赢昼如此抗拒为帝,不愿一辈子被困在宫里。

       这一刻,隆正帝心中似明白了缘由。

       不止赢昼,眼前那个顽的和傻子似的少年,不更是这般吗?

       换做任何一人,有他这样的条件,想不谋反称帝都难。

       唯独他……

       视皇帝为世间最苦的差事,避之不及。

       原来,宫外的日子,果然舒爽……

       出了渭水码头,距离那座巍峨的神京城越来越远,周边的百姓也多了许多。

       隆正帝身上盖着董皇后亲手披上的厚厚的狐裘,静静的看着他的江山。

       这还是平生第一次,他以这样的心态,来看天下……

       正看着,忽地,眼前多了个玩意儿,挡住了他的视线。

       隆正帝细眉登时皱起,眼神凌厉的看向作怪之人。

       却见贾环嬉笑道:“陛下,好东西!您用这个瞧……”

       贾环一边说着,一边将一个金色的铜管,放到了隆正帝眼前。

       隆正帝不晓得他做什么怪,不过因为对贾环的信任,才一时没发作,睁眼看去,登时唬了一跳……

       方才只能遥遥相望的河岸边,此刻好似忽地移到了眼前般,真山真水真人,竟看的清清楚楚!

       “这是……”

       隆正帝避开了铜管,面色惊诧的看向贾环,道:“这是千里眼?!”

       贾环呵呵笑道:“不算千里眼,最多只能看个几里。这是臣那个妾室,给孩子们做的玩具。”

       隆正帝闻言一怔,转头看向贾苍,果不其然,就见他和赢福人手一个小号的千里眼,正趴在船舷上看的高兴!

       一时间,隆正帝竟不知该说什么才是……

       李光地在一旁哼哼笑了笑,也举了举手中的铜管,道:“陛下莫听他鬼扯,这个玩意儿,贾小子若没用在战场上,老臣给他倒写个伏字!”

       贾环打了个哈哈,道:“顺便,顺便用到了战场上……”

       隆正帝闻言,瞪了他一眼后,喝道:“整日里满口胡言!给朕拿来!”

       贾环笑道:“这个是给娘娘的,臣单给您准备了一个别样的!”

       说罢,同苏培盛点了点头,苏培盛一张老脸笑的跟菊花褶子似得,转身离开了半柱香的功夫不到,就亲自举了个架子回来。

       架子上,正有一个比贾环手里拿的千里眼更大更长的。

       贾环接过架子,安放在甲板上,对着隆正帝坐在轮椅上的高度,调整了下支架的高度后,对他道:“陛下,您再看看!”

       隆正帝见这个这般大,心里便知是好东西,满意的点点头,凑过脸去看,果不其然,千里眼中的人物更加清晰鲜活。

       听着一旁李光地不满的怒哼声,隆正帝心里甭提多爽快。

       不过看着看着,他脸上的得意就渐渐消失了……

       原本偏瘫正在努力恢复的身体,竟生生板直起来,贾环见之忙道:“陛下,快放轻松,这阵儿可绷不得!”

       一边说,一边将隆正帝往轮椅靠背上扶。

       隆正帝脸色变得愈发难看了,回过头看向贾环,眼神阴沉。

       贾环莫名其妙,一旁的李光地和董皇后也都噤声不解。

       隆正帝眼神微微激荡,看着贾环一字一句道:“岸边的百姓,怎会清苦至斯?!”

       贾环闻言,举起手中的望远镜看了看,只见岸边有不少百姓,大概有三四十名,却都是衣衫褴褛,这样的天气,好些人穿着单衣不说,还不能遮蔽尽身体。

       一个个拿着铁锹,在挖着什么,看起来,都有些吃力,很是辛苦……

       贾环看了稍许后,没放下望远镜,道:“陛下,看他们的脸色。”

       隆正帝深深看了贾环一眼后,再回过头,对着镜桶,看向那群百姓。

       只是这一看,他铁青的面色微微一滞……

       一旁,李光地也举着他手中的望远镜看着,忽地笑了笑,道:“虽然生活辛苦多艰,可百姓脸上都带着笑意。

       这便说明,他们的日子,有盼头……”

       贾环放下望远镜,对隆正帝道:“陛下,百姓艰难了几十年,这三五年来,虽然渐渐开始休养生息,得了喘息,但想让他们短短二三年里,就摆脱贫穷,成为富庶之家,显然是不可能的事。

       但是,只要他们愿意出力劳作,最多再有二三年,他们的日子就会大变样。

       当然,臣所言的大变样,不是躺在家里就有饭吃,有银子花。

       他们依旧会像今天这样,辛苦劳作。

       只不过那个时候,他们身上一定有完整的衣裳,家里米仓里有存粮,箱笼里有压箱底的银子。

       百姓最苦的不是劳作,最苦的,是看不到希望,找不到出路。”

       隆正帝闻言,叹息一声,道:“这些道理,朕难道不比你懂?

       只是……

       这两年国库日益丰盈,商税一年比一年足,朕原本以为,至少关中百姓,生活会大大加好……

       却不想……

       贾环,前几年你都在南边折腾,是不是越往南走,百姓生活反而越好?”

       隆正帝有些希冀的看向贾环。

       贾环却摇头道:“陛下,您最好准备好心思。

       就算是江南,真正富庶之地,也多在少数的几块。

       其他地方,顶多也就是温饱。

       再加上这几年商业最发达的,都是水陆交通便利的大城名城,照顾不到许多小城和村落。

       所以他们依旧过着极贫苦的生活。

       他们的日子,甚至比关中百姓还苦……

       如果不做出改变,他们的艰苦,并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减轻。

       哪怕朝廷不收他们的税,他们依旧苦难。

       这不是臣信口开河,李相爷秉国多年,他应该知道,江南有太多小县城,穷成了什么样。

       真真是全家只有一条裤子穿……

       无论是盛世中,还是灾年内,他们都一般穷苦。”

       “这到底是因为什么?”

       隆正帝这一刻,真的震撼了,他没有去问李光地,也知道贾环说的真的。

       只是,他从前竟从不知道!!

       他能看到的数据,最低一级都是一省一省的粮税数据。

       偶尔能出现一个府的,就一定是出现了很了不得的大事,多半是天灾。

       至于县一级的,他从未见过。

       也根本不知道,大秦境内,竟还有这样的事。

       贾环笑了笑,道:“因为他们的家乡,土地太贫瘠。再加上越贫瘠的地方,越是混乱。

       天高皇帝远,贪官恶绅相互勾结,欺压的百姓几乎喘不过气来,只能苟延残喘,一辈一辈的熬。”

       “你还笑的出来?!!”

       隆正帝真真震怒了,这一刻,他都有命龙舟折返,回京彻查此事的心思了!

       他不重宗室,不重武勋,不重百官,唯重百姓。

       却不想,他最最重视的人,竟生活成了这个样子!

       “陛下陛下……不要急!

       臣不是说了,如果不能做出改变,他们只会永远的沉沦受苦,可如今大秦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的日子,自然会发生改变!

       不然您说,这几年咱们君臣在折腾什么?”

       贾环好言宽抚道。

       若是其他事,隆正帝也就让他哄过去了。

       可事关他最重视的民生,他如何肯随意糊弄过去。

       隆正帝看着贾环正色道:“朕为何不知,你有安排这些穷苦百姓的打算?”

       贾环讲道理:“陛下,想让这些百姓过上好日子,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脱离这片穷山恶水!

       至少,在现在来说,那些地方就是穷山恶水!

       留在那里熬,只能越熬越穷!”

       其实何止是现在,就算几百年后,国家不仅分文的税不收,每年还财政拨付大量的扶贫钱款至贫困县,却越扶越贫。

       那样好的情况下都无法解决的难题,这个时候又能有什么法子?

       只能将这些地方的桌子,全部掀翻!

       隆正帝闻言,恍然道:“你的意思是……将那些地势不美的百姓,都迁移到好地方?”

       贾环点点头,道:“对,就是这样!

       别说江南那些穷乡僻壤,连关中都一样。

       关中的人口已经太多了,经过百余年的过重耕种,关中土地愈发贫瘠,养不了那么多人了。

       还有河南、齐鲁、湘西等省份。

       这世上多的是肥沃的土地,咱们的百姓何苦非要待在那贫贱的地方苦熬?”

       隆正帝这下就彻底反应过来了,道:“你是想,将他们都迁徙到海外吧?”

       李光地好笑的看着这一对君臣,眼见隆正帝被贾环一点点引到坑里去,故意使坏道:“陛下,可万莫被贾小子哄骗了。

       黑辽之地开垦出来,再加上商贸大兴。

       大秦这点子人口,自己都不够用。

       这还没算西域之地……

       若是让贾小子将人口都诓走了,大秦自己就坐蜡了。”

       贾环皱眉狠狠瞪了李光地一眼后,对隆正帝笑道:“这老头儿真阴险!

       他倒也不想想,臣怎会做那样的事!”

       隆正帝狐疑的看着贾环,道:“你到底准备怎么做……

       贾环,正如你所言,天下正在剧烈变革中,朕和老相国,都是即将老去的人了,头脑不如你灵活。

       你究竟如何作想,说仔细了。”

       贾环道:“臣开拓海外,不能只一味的依靠武力征服。

       强如成吉思汗,打下了大半个世界,最终也不过是分崩离析的下场。”

       “那你打算怎么做?”

       这次开口的是李光地,他捏了捏残须,难得正经道:“你那套法子,老夫平日里也琢磨过。

       但正如你所说,强如一代天骄,都难免身死国灭。

       你又能怎么做呢?”

       贾环笑道:“刚柔并济吧,尽量做到师出有名。

       先派人去做买卖,咱们大秦在别处是外国人,越是那种落后的蛮夷之地,人的贪婪也就越不加遮掩。

       咱们金山银海的流着,必有人眼红……

       到时候,就有正义的借口派兵护商。

       然后再谈判,争取获得驻兵权。

       获得租界,再通商移民……

       不止咱们往外面移民,也可以从外面引进许多仰慕天朝上邦,想来大秦赚银子的外国人,比如倭国和新罗国人。

       大秦境内,许多道路都艰难险阻,需要理顺。

       许多苦寒之地的土地开垦不易,如黑辽西域。

       若让大秦自己的百姓来开垦,怕是会累死很多很多人……

       大秦的每一个百姓都十分珍贵,可以勤劳劳作,却不必将命送在艰险之地。

       因此,咱们可以从国外多招一些苦力劳工回来,让他们来做。

       咱们付出真金白银,便不算压迫,当然,他们要比大秦的百姓便宜的多……

       如此有来有往间,而大秦始终占据主动。

       用不了几年,咱们就能控制住他们的金银命脉,武力又远远强盛过他们。

       又不是粗暴的奴役压榨他们,反而给他们带去好处……

       臣相信,他们的百姓,终究会认可我们。

       随着他们国内的秦人越来越多,影响势力越来越大,将异国变成秦土也就水到渠成了。

       到那个时候,臣以为,臣打下的疆土,要比成吉思汗占领的江山,稳固太多。

       蒙古人只懂得毁灭,肆意剥削压迫,却不懂得创造财富。

       所以,注定会失败。

       臣却不然。”

       “那你还不是要打量迁徙大秦的百姓?”

       隆正帝听的怦然心动,不过到底还能压抑住,回到最初的疑点。

       丁口,在过去的几千年里,都是朝廷最大的财富。

       若是让丁口大量流失,那朝廷便会流失大量的财富,这是隆正帝不想看到的。

       贾环笑道:“至少三五年内,不会大规模的迁移百姓。

       臣希望内陆贫瘠之地的百姓,最好都能迁徙到沿海城市。

       臣会让银行在沿海之地,兴建大量的工厂作坊,招手大量的劳力为工。

       到时,百姓们不需耕种,只要在工厂作坊里劳作,就能养家糊口,还能过的很好。

       陛下,这些百姓,在现在的家里,一家能有二三亩薄田就不错了。

       他们一家多则十来口,少则四五口,全靠那点田地吃饭,怎能不穷苦?

       一大家子人,只要几个人就能种完田,其他人只能闲着,无事可做。

       这样的情况,不穷才是怪事。

       可去了工厂,一家十口人,就能做十份工,这样的家子越大,赚到的工钱也就越多。

       臣在外面不停开拓海外市场,根本不需担忧商货无处可卖。

       如此,大秦国内可以不断加大工厂作坊的扩建。

       也就能将越来越多的穷苦百姓解救出来,让他们能够凭借劳动过上富庶的生活。

       朝廷还能收到更多的税负。

       至于迁移百姓出海……

       短时间内,会以银行体系下的商贾力量为主,去异国经商。

       而朝廷这几年,要尽最大的努力,让百姓多生孩子!

       可以以减免税负,减少徭役的方式,来鼓励百姓。

       谁家生养三个孩子,奖励一只羊,生五个,奖励一头牛!

       臣相信,大秦的人口,在二十年内,会出现爆炸性的增长!”

       “你能等二十年?”

       隆正帝不信道。

       贾环哈哈一笑,道:“最多五年!等国内的百姓生了那么多孩子,只在国内打工,怕是养不好那么多孩子,只有去外面,去海外拼搏,才能赚取大量财富,养活好孩子。

       陛下,大秦如今有一亿多人口啊!

       十年内迁徙出一千万,留下的人口至少还有两亿,甚至三亿!

       非但不会减少,只会更多!

       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好时代,也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好时机。

       只要抓好了这个时机,大秦就会屹立千年不倒,无敌于世!

       咱们君臣必须抓住这个时机,这是咱们君臣的历史使命!

       所以臣之前才对张廷玉直言,换不了眼界就换人,不能与时俱进就下台!

       事关国朝气运,任何人都不能拖后腿!

       谁都没有这个分量!

       至于眼前的这点苦难,陛下根本不必放在心里。

       只要咱们君臣齐心,继续努力下去,百姓们眼下的这点苦难,只会让他们懂得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日后努力奋斗!

       非但不是坏事,还是好事!

       当初若没城南庄子的数年历练,焉能有臣今日?

       陛下就更不用说了,最地道的宝剑锋从磨砺出!

       所以,陛下万不可因此而坏了心情,那就太小家子气了……”

       “放屁!”

       隆正帝骂了声后,平息了下因为激动神往而起伏的胸口,转头对一直给他揉按肩头的董皇后,道:“让御膳房准备些酒菜,今日,朕与贾环……还有老相国,一起喝几杯。”

       ……

       ps:常在想,如果明清时期,中国不是闭关锁国,而是选择走出去,那现在的世界格局,会是什么样的……
新书推荐: 漫游世界的神全面战争我做主热血校园妙手回春轻功混异界武逆龙魂凌霄神王佣兵之王都市行从黑袍开始的超能力改造人影视体验派模拟:从一人之下开始我有一座新手村星际修真传云仙君我不可能这么俗殿下万岁我震惊了全世界日娱名侦探文娱水深需谨慎这火星也太真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