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重体验可不是什么好的感受,全身上下都感觉非常沉重,就像是浑身上下都被重压着一样,而重物却是来自本身的重量,和失重是截然相反的。

       如果失重比例达到百分之十,短时间或许还有轻松的感觉。

       虽然只是短短的半分钟时间,还是让人感觉非常的沉闷, 赵奕体验过后,就不想再继续了,他有些佩服呆在室内的张工,张工自从设备开启,就一直呆在屋子里,时间大概有十几分钟了,出来的时候似乎也没什么。

       “习惯了!”张工笑着解释道, “最开始也很不适应, 试几次就没什么了。在里面肯定也有不舒服, 但出来之后,却觉得浑身轻飘飘。”

       “厉害!”

       赵奕和薛凤革一起竖起了大拇指,他们确实觉得非常的厉害,仔细想想倒是也正常,就像是飞行员一样,战斗机飞行员要承受巨大的身体压力,最开始的时候肯定是非常不适应,后续不断的训练、不断的适应,也就慢慢的习惯了。

       超重体验也是一样的,只是超重百分之十,对人体的影响非常小,短时间不会造成什么后果,慢慢习惯了也就没什么,偶尔进去一次,也感觉很平常了。

       等走出了玄黄号以后, 赵奕还在和薛凤革聊着, 他们一起说起超重的感受。

       薛凤革忽然说道,“我感觉就像是经过了锻炼, 虽然只有短短的半分钟,但浑身被压迫,还出了汗,刚才出来的时候,就像是冲刺跑了个百米。”

       “这个形容很有意思呀!”赵奕笑道,“我觉得应该让运动专家来体验一下,也许超重体验是一个不错的运动方法,偶尔进行一次对运动员有好处,也可能会是不错的减肥方法?”

       他越说就越觉得有道理,想着等从月球基地回来,就找几个专家论证一下。

       也许,能行?

       到时候,开一家‘超重减肥运动馆’,专门给懒惰人群做治疗,让他们不用自己运动,进去就直接‘被动’运动了,生意肯定会很不错吧?

       “有道理啊!”

       “只不过专利权有一半在空间信息科技公司, 到时候还是要和空间信息科技公司沟通。”

       “不过,我也是最大的个人股东,这项技术也是理论组一起研发出来的。”

       “应该问题不大。”

       赵奕忽然有些期待了,他又想到了李仁喆,李仁喆连续做了半年的训练,目的就是参与月球实验工作,等月球工作结束以后,他就会返回地面工作。

       以李仁喆的懒惰、老丈人家照顾下的饮食习惯标准,他肯定又会快速的增重,重新回到原来的肥胖程度,也只是个时间问题而已。

       “但是,以后再做太空变异红螺菌研究怎么办?还是老李更好一些。”

       “我们是好朋友,机会肯定留给他!”

       “所以,这也算是惊喜了吧?就在燕华大学建个不对外开放的测试中心,让老李当个志愿者,每天都来体验个十分钟——”

       “嗯嗯。”

       赵奕觉得自己的想法很不错,连兄弟的减肥都安排上了,大概全世界也没有比自己更会为朋友着想的人了吧?

       ——

       第二天赵奕就见到了高层领导。

       高层领导是下午叁点到的,来航天发射基地视-察一圈,做最后的准备工作,等着明天上午任务正式开始。

       赵奕和高层领导一起转了一圈,顺便当了个‘导游讲解’,也谈起了月球基地的相关工作。

       “现在月球基地最主要分为四个部分,一个是主要的生活区,大部分月球上工作的人都在生活区。”

       “第二部分就是能源装置,就是太阳能传输转化装置,这个装置一直都在扩建,我们下一批还要运送大量的材料上去,目的就是扩建能源装置。”

       “然后就是实验区,是由七个实验舱和一个工作区组成的,工作区直接链接安全舱,有去往应急飞船的通道,以防会发生什么意外。”

       “最后就是航天中心的设备区了,他们已经有了一台射电望远镜,还准备建造更大型的望远镜。”

       高层领导问起了奕星和航天局在月球基地上的合作。

       赵奕说道,“主要就是协同合作,比如说我们要运送什么设备,航天局恰好有运送任务,就能帮忙一起运送,反过来也是一样的。”

       “另外,月球工作上,我们的生活区提供了十四个名额给航天局,可以让他们的人员,到生活区休息生活。”

       “不过,一般来说,人员安排上并不固定,最主要的合作,还是在技术共享以及设备建造上,月球基地人手严重不足,有时候,航天局那边很清闲,有时候,我们这边很清闲,工作就需要大家一起来做。”

       其实理解起来很简单。

       月球基地的工作说忙碌也忙碌,说不忙碌也不忙碌,因为工作和运送存在直接关系,有的人到月球上,大部分时间就是在生活区待着,因为牵扯他们的工作,都是分时间段的。

       比如,安装设备的技术人员。

       在一个工作周期里,只有最初的一段时间需要安装设备,当设备安装好以后,就是出问题才会进行检修,其他时间不需要做什么。

       因为运送到月球使用的设备,质量都是非常好的,大概率不会出现什么大问题,设备相关的技术人员都很清闲。

       这一部分人,有的是奕星的员工,有的是航天局的员工,他们空闲的时候,也会参与到其他工作中。

       另外一个直接的例子就是李仁喆,李仁喆到月球上的工作是研究变异红螺菌,细菌相关的研究可不是写代码,需要随时随刻的注意着,他的工作比地面上还清闲,也许一天只需要在实验室待上两个小时,偶尔查看一下就足够了。

       所以,李仁喆也会参与到其他工作,比如,搭建实验室链接应急飞船的通道,还有装配其他的实验舱。

       等等。

       月球基地的工作就是这样,好多工作人手严重不足,但做完了结束就非常清闲,就需要大家一起来努力,而不是做完自己的工作就结束了。

       奕星和航天局的合作也是这样的,他们没有细节的工作划分合同,也没有办法出这样的合同,只能是有需求就帮一下。

       双方的关系一直都很不错,也有很多技术合作,不能直接说是一家的,但到了月球的环境,工作就不会划分那么细致了。

       ——

       月球基地视-察工作,任务计划是十六个小时。

       其中待在月球表面的时间最少也要有八个小时,中途会参观生活区、试验区以及安装装置,视察一行人会吃两餐饭,随后才会返回地球。

       整个过程安排是非常紧密的,同时为了达到宣传效果,也会有记者全程跟拍记录,并在起飞和视察过程中,

       然后高层领导接受了五分钟采访,赵奕则是和记者一对一对话。

       高层领导的采访,只是说了几句,“不担心安全问题”、“相信科技”、“月球工作者都是英雄”之类的话。

       赵奕则是细节了很多,说的内容也广泛很多,“月球基地就是人类迈入太空第一步。”

       “第一步很重要,我们是希望以月球基地为,之后也会选在其他的星球修建基地。”

       “这个问题,我们内部进行过讨论,具体会在哪个星球修建第二个基地,还是要收集更多的信息做判断。”

       “第二个基地的选址主要取决于价值。每个人都会谈价值,比如普通人上班会关心薪水,企业做产品会关心利润。”

       “太空探索也是一样的,我们要修建第二个基地,必须考虑价值问题。”

       “价值,不是利润,是难度、前景、工程量等一个综合的考量。”

       赵奕说了一下未来修建第二个基地的畅想后,就回到了月球基地的话题,“明天会去月球基地,说实话,我也是有点儿期待的,对于安全问题倒是不用担心,我相信现在的技术,我们的中、小型太空飞船,制造已经很成熟,另外,月球基地的安全保障工作是投入最大的。”

       “我个人只做过一次观光船,上月球基地确实很期待。最初建立月球基地是我的决定,但建造工作都是其他人完成的。”

       “现在我能去月球基地,也非常期待到那里的感受。我们有很多照片、视频,但看到和亲身感受的是不一样的。”

       最后赵奕谈到了太空探索的大目标,“太空探索是有目的的,最大的目的就是找到内地行星,让人类能够移居过去。”

       “地球资源是有限的,在有限的资源中发展,总是会存在一个上限。”

       “而宇宙的资源是无限的,如果能开发无限资源的环境,那人类的科技也好,生活也好,都肯定会迈向新的台阶。”

       “这是最终目的。”

       “与此同时,就像是刚才说的,我们在寻找类地行星的同时,也会去寻找对于人类发展有帮助的资源,对宇宙资源进行开发,就能弥补地球资源的不足。”

       “比如,稀有元素。”

       “稀有元素的研究是个重大课题,其实最主要的限制不是技术难度,而是因为资源的稀缺,相关的研究投入是很大的。”

       “如果每一种稀有元素都像是铁一样随处可见,研究就会变得很容易,我们不会为了实验中损失铁矿而心痛,所以就能轻松研究出各种各样的合金。”

       “如果我们能找到拥有丰富稀有元素矿物质的星球,就可以对上面的矿物质进行开采,从而大量需要的资源,并且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

       赵奕接受采访的内容,就像是月球基地巡视工作的开场白,

       早上八点,画面从直播间迅速转到了航天局的发射中心,镜头牢牢对准了吸引眼球的玄黄号上。

       玄黄号比一般的反重力推进器,块头大了好几倍,单单的高度就多出了叁倍以上,看起来还是非常有震撼力的。

       电视主持人也解释道,“出现在我们眼前的就是最新制造的玄黄号太空飞船,是一艘中型的飞船。奕星公司制造的运输船,船体已经够大了,但和玄黄号一比,就差上了不少。”

       “玄黄号飞船和宇宙飞船一样,使用的是核聚变能源装置,我们能看到飞船中部,有个加大的圆形装置,那就是核聚变装置,而下方的大圆盘底部,就是反重力装置。”

       “我们在早上的采访的过程中得知,玄黄号内部还装有最新研制的引力制造装置,可以实现让玄黄号,在太空中时,底部也开启引力,让人能站在船体的地面上。”

       “引力制造装置,是最新研制的超高科技,是由赵奕院士主导研发出来的,我们可以畅想,等这项技术成熟以后,未来的太空飞船,就会像是电视、电影里一样,飞船早太空中行驶,人也可以像是地面上一样站在船上。”

       主持人简单的对‘引力制造装置’做了介绍,几句简短的介绍,让普通人畅想不已的同时,却引爆了国际物理学界。

       “引力制造技术?”

       “不是开玩笑的吧?怎么可能有这种技术?引力怎么制造?”

       “这肯定和反重力技术无关!是什么原理?难道是新型物理!”

       反重力的基础原理对全世界公开了,就是制造隔绝引力的切面,达到隔绝地球引力的目的。

       听起来,引力制造和反引力正好相反,实际上并非如此,反引力是隔绝的星球引力,没有星球引力的情况下,反引力就没有任何意义。

       引力制造就不一样了。

       按照爱因斯坦的理论,大质量星体会让时空出现弯曲,才会有引力的出现。

       换句话说,国内已经可以利用某种技术手段,主动制造出时空弯曲?

       这也太可怕了许多人都感到非常的震惊,甚至还以为是听错了,他们能从这条消息中,了解到很多的内容。

       有物理学家直接就分析出,“引力制造技术肯定和制造时空扭曲有关。”

       这究竟是怎么做到的,是他们非常关心的事情, 只可惜主持人不可能去公开技术,他只是谈到了引力制造装置,说了几句就错开了话题,继续对玄黄号进行介绍,介绍完玄黄号以后,又开始介绍k02护卫飞船。

       k02护卫飞船的能源系统,是普通的固体燃料动力结合太阳能传输动力, 相比拥有核聚变动力的玄黄号,能源动力技术上就差了许多。

       但是,k02护卫飞船的个头小,明显要更加灵活一些,而且飞船装载着完善的武器系统,还安装了z波发生装置,放在太空上都有一定的打击能力。

       当即就有国外的主持人评论说,“或许k02护卫船,才代表了未来的舰船武器力量。”

       国际一直都希望能够发展对太空的打击能力,有机构制造出来的反重力飞船,也安装了一些武器系统。

       但要考虑到的是,太空是没有空气存在的,一些炸弹性质的武器,引燃发生爆炸效果会差很多,多数武器只能发挥‘物理撞击’的作用。

       另外,太空发射武器是很不明智的事情, 因为发射武器会形成反响推动力, 会直接影响到飞船的轨道, 就需要非常有强大的轨道修正能力,已经足够多的燃料。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想要发展太空武器,就必须要看国内的脸色。

       现在国内在太空有绝对的统治力,其他国家想要发展太空武器、制造有威慑力的太空舰船,可以说是没有任何机会的,最少测试是不可能的,因为一旦形成了威胁,就可能会直接受到z波打击。

       当然了。

       主持人是不会考虑这么多的,k02护卫飞船确实是非常的先进,让很多专业人士感到惊讶。

       他们更加惊讶的是,玄黄号和k02护卫飞船,放出来就执行登路月球的任务,之前并没有听到什么消息。

       这说明国内的中、小型太空飞船,制造相关的技术已经趋于成熟。

       大型太空飞船,也就是世界上唯一一艘宇宙飞船,还很难说技术成熟,宇宙飞船是先制造出来的,制造结束以后就一直在不断的测试。

       虽然有很多测试相关的报道,实际上宇宙飞船就只执行过一次重要测试任务,就是原理地球完成了一次太空穿梭, 距离大概有一亿公里, 到火星轨道附近时,就快速原路返回了。

       这次测试巡航进行过了有一个星期时间,过程还是比较成功的,但回到地面以后就一直在维修保养,给人的感觉就像是老爷机一样,动一下就要花费大量的精力、金钱保养。

       实际上,也是可以理解的。

       就和海上舰船很类似,一艘大型的航母,制造出来以后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测试维护,每一次出现一点小问题,要修理都是费事费力。

       一些中、小型舰船,相对就要简单多了,因为比大型舰船灵活的多,出问题就直接开进船场,很快就能修理好,制造后的测试也容易太多了。还在继续。

       电视镜头转到了发射中心内部,参加任务的所有人排成叁排,其中有一半儿都是军-人,他们喊着准备出征的口号,就像是要参加什么大型战役,给人的感觉振奋而激动。

       高层领导、赵奕也都出现在镜头里,高层领导进行了讲话,谈起了历史性的到月球基地巡视,表达了对任务的信心。

       赵奕也到台上说了几句,他就没有那么激-情和振奋了,只是澹然的谈到说,让所有人放心,一切都很安全。

       之后就准备出发了。

       高层领导和赵奕一起率先进入到玄黄号内部,镜头也就看不到了,玄黄号内部是不能拍摄的。

       他们去了控制室旁边的舱室,就一起坐下来等待着飞船启动。

       这时候距离飞船启动,还有大概二十分钟左右,外面正在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他们也就谈了起来。

       高层领导对赵奕昨天对记者说的话很感兴趣,他问起了相关的内容,“我看了你昨天接受采访的内容,说的很有意思,太空探索的主要目的是找到类地行星,让人类能移居过去,这是个非常远大的目标,也许几十年,上百年,甚至更久远的时间都无法完成。”

       “这是最重要的目标。”

       赵奕说道,“我们去做太空探索的时候,目的就是走出地球。实际上,宇宙给人类带来的最大利益,就是让人类能够走出地球,拥有更多的土地、更多的资源。”

       “纵观历史来说,人类的争斗都是围绕着土地、资源展开的,包括大航海、殖民,还有其他的战争,等等。”

       “土地和资源是人类生存的必须品,如果土地和资源有限,人类就必须要不断的争斗,来让自己一方,获得更多的土地和资源。”

       “所以我们去探索太空,未来希望能找到新的土地资源。”

       “想想,如果土地和资源都是无限的,那么人类还会有争斗吗?”

       高层领导听得不断点头。

       事实上也是如此,战争的目的就是争夺土地和资源,国家与国家、部落与部落,追溯再久远的时代,争斗的本质的都是为了让自己一方,拥有更好的土地和资源。

       当然,极少数还是为了人口,但人口是可以自己发展的。

       如果拥有无限的土地和资源,争斗发生就没有意义了,还不如把精力投入到开发新的土地和资源上。

       赵奕继续说着,“我们发展太空探索技术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

       “奕星建造大型z波装置,先期目标就是借助大型z波装置,发射大量低性能一次性使用的探测器,来挖掘太阳系能,可开采的资源。”

       “这种探测器,我们已经设计好了,但因为能源有限,必须有外太空超大功率的z波装置才能发射并投入使用。”

       赵奕和高层领导说着的时候,玄黄号正式启动了。

       旁边人马上辅助做好安全措施,他们都是躺在位置上,等待着飞船进入到快速加速阶段。

       这个阶段身体会受到向上的压迫,就必须要平躺在位置上。

       赵奕感受到下方沉重的力,不由得想到了引力制造技术,开口说道,“如果我们在上方建造个引力制造装置,就能大大减轻加速带来的压力。”

       “对!”

       他思考着继续道,“或许可以在小型飞船上试试。”

       “这个是什么原理?”高层领导扭过头问道。

       “引力制造装置,可以简单理解为,形成对四周的引力,我们处在上方就会受到向下的引力,除了下方就会受到向上的引力。”

       “现在在加速阶段,如果能有向上的引力,那么加速的压力就会大大减小,不过想要完全感受不到飞船向上的加速,就必须有智能调整系统,对于引力装置效果不断的调节。”

       “这需要等技术成熟以后,才有可能实现。”

       高层领导听着点头,忽然问道,“如果有向上的引力和向下的引力,人体不会被撕裂吗?”

       “当然不会。”

       赵奕笑道,“爱因斯坦的理论认为,引力的产生是源于时空扭曲,我们所知道的也是时空扭曲。而时空,只有一个。”

       “如果我们的头顶还有个地球,我们处在中间就会像是太空一样,完全不受任何的引力,而不是被两个引力拉拽。”

       “哦~~”

       高层领导似懂非懂的点头,他觉得说的非常有道理,要理解还是要仔细思考一下,后来就干脆放弃了。

       为什么要去理解这些呢?反正他又不做物理研究,听一下就可以了。

       玄黄号向上加速了有二十分钟小时,随后就进入相对平稳的时段,飞船内也能正常行走了,又过了十几分钟后,明显就能感觉到,受到的引力大大降低,随后又过了一段时间,身体就能飘起来了。

       飞船已经进入太空中,及时播报距离地面叁百公里。

       这时候,赵奕很果断的决定去引力制造装置的实验舱。

       高层领导有些犹豫,其他人还劝着他,“那是实验舱,不要去。”

       “赵院士决定过去,是因为他是技术研发人,但还是有一定危险的,最好是都不要去。”

       高层领导反问道,“为什么赵院士能过去,我不能?”

       旁边人郁闷了下,事实上,他们早就劝过赵奕了,可赵奕根本不听,有什么用?

       最后高层领导以‘我的生命没有赵院士重要’、‘赵院士能去,我也能去’为理由,还是去了实验舱。

       等到了实验舱门口,高层领导正犹豫要不要进去,就发现有十几个人,全都挤在实验舱里,他们脸上带着笑在聊天,其中甚至还包括劝说赵奕的两个人。

       里面的人看到高层领导,赶紧过来把他让进来,嘴里还说着,“赵院士说的是真的啊,这里还真是舒服一点。”

       “——!”

       高层领导都有心骂上几句,你们劝着我不过来,结果自己进来‘享受’了?

       等进入了实验舱,高层领导就知道为什么其他人说,里面要舒服一些了,站在外面引力几乎为零,稍稍用力就直接能飘起来,里面却有一定的引力,还是直接向着地面的。

       虽然远远比不上地球引力,但最少能做到脚踏实地,心里感受都会好很多,他忍不住叹道,“多亏了赵院士坚持建这个实验舱啊!”

       “待在这里,确实舒服很多。到月球有十个小时吧?”

       “我就是因为这个,才坚持的!”赵奕笑道,“上次坐观光船,我就受够了,反正我是受不了长期失重,来回二十几个小时,太难熬了!”

       “是啊!”

       接下来的十个小时,赵奕和高层领导都一直待在引力制造实验室,后来干脆让人找了椅子,就在里面安稳的坐着,中途还找个睡袋补了一觉。

       十个小时以后,控制舱播报说,飞船抵达了月球,到预定位置即将下落,他们才走出了实验舱。

       这时候,已经能感受到一点月球引力了。

       对于反重力飞船来说,月球降落比地球降落容易的多,因为月球表面是没有空气的,飞船完全不用考虑空气作用,到预定位置减速,开启反重力系统,就可以直接原地降落。

       垂直距离叁十多公里,平稳降落到地面只用了十分钟左右。

       玄黄号降落的地点,是月球基地特别修建的降落点,距离月球基地的生活区,大概有一公里左右,距离还是稍稍有些远的,月球基地有叁辆车子等在旁边,包括两辆特制的拖拽车,还有一辆是月球基地车。

       赵奕和高层领导穿着宇航服走下了飞船,就一起进入到月球基地车,然后慢慢开向了生活区。

       玄黄号前来的有过百人,参与视察工作的就只有十一个,还包括叁名随行记者,记者的工作分配很明确,一个是跟着赵奕,两个是跟着高层领导和其他人。

       等到了生活区的时候,门口就站着几个人,都是站在这里等待的。

       这时候,空间链接重新建立,直播的视角下,十几个穿着宇航服的人下了车子,慢慢的朝着镜头走了过来。

       有的人动作有些僵硬,有的似乎非常的新奇,还原地跳了一下,结果跳了有一米多高。

       整体看起来有些滑稽,但最重要的是,有一种科幻感,配合月球荒凉的环境,就好像是人类身处末日,必须要穿上宇航服,才能够生存一样。

       当然,这个就靠想象了。

       有的人则是觉得,像是人类征服了其他星球,第一次上去不适应环境。

       等等。

       外面只能做链接影像传输,连一点声音都没有。

       很快一群人从开启的舱室大门进入到内部,
新书推荐: 玖先生家有悍妻怎么破变态连环杀人案——心理罪行尸走刀记超级科技大亨九墟圣主跃马大明纯阳仙境重生之心动无限万象通明录一曲惊鸿舞霓裳重生之将星传奇不可思议的高中生这个人仙太过正经三国:让你代管曹家,你竟造了反穿越诸天从生化危机开始快穿:宿主是个狐狸精网游之神级猛士全民主公:只有我能看到隐藏信息最终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