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40出场是个大事件,也是航展最核心的部分。
当宣布j-40即将亮相的时候,展厅里面都没有几个人,除非厅内工作的必要人员,其他人都到了外面。
航展的工作人员,包括昆仑发动机的人员,都和普通观众一样,他们都不知道j-40真的会亮相,也非常的好奇和期待。
张刚川有些不同。
作为昆仑组的负责人,航空集团研发项目的领头人之一,他当然知道j-40会亮相,但他也到外面去看了,心里也一样的好奇和期待,因为他也没有见到过j-40。
在j-40亮相结束以后,张刚川心里剩下的只有震撼。
“果然是科幻、是未来,怪不得直接冠上40的代号。”
战鹰-1的型号被定格j-40时,张刚川也是在现场的。
当时张刚川并没有太过在意,只是感叹赵奕的天才,做个战斗机设计都能让人惊叹,但设计毕竟只是设计,没有转化成现实之前,谁也不知道会遇到多少技术障碍。
这些技术障碍中,可能会存在一些‘根本无法突破’的难题。
航空集团高层最初判断,战鹰-1距离成型最少也要八年、十年,乃至于更长的时间,但完全没有想到的是,样机组装好以后,没有出现什么问题,就完成了一系列的测试。
现在都可以说,技术差不多成熟了,并且和发动机完美搭配,速度快到让人反应不过来。
张刚川实在是难以想象,为什么赵奕能厉害到如此地步,设计的‘科幻’战斗机,竟然能快速完善,并且达到这种程度。
另外,国会考虑ys国的利益,根本不会把f-35卖给st国。
现在st国的代表开口就是十亿美元求购j-40,显然是希望能增强军备,拥有五代以上战斗机。
这等于是押宝。
哪怕是j-40卖到十亿美元也是不可能的,st国的意思就是增强和中国合作,百亿美元订单就作为敲门砖,希望能签订各领域更大的订单。
st国绝对是超级大金主,他们的军事采购动辄几百亿美元。
高层领导想了一下,还是让手下人说明,j-40战略上的重要性,顺便透露其他型号的五代战斗机,也可以考虑和st国一起研发合作。
张刚川一听就知道是空手套白狼,但也不得不赞叹一下,“高啊!”
航空集团有其他型号的五代机在研发,也就是j-31,但j-31还存在于设计中,说和st国一起研发,肯定是让对方投入研发费,己方投入相关的技术人员,就可以进行研发生产了。
当然,国际上军事研发的合作,一般都是这样的,技术才是最核心的东西,没有技术有再多的钱,也根本没有任何意义。
st国家代表显然不能决定合作,也只能表达一下态度,了解一下合作意向、内容之类。
最后双方还是签署了订单,是关于昆仑二型发动机的。
st国先期购买五十台昆仑二型发动机,单价是两千一百万美元,并约定在三年内交付。
昆仑二型发动机的参数性能,足以让st国满意了,发动机能支持四代半以上战斗机,技术上做改进,比如,设计双发驱动,就足以支持更高性能的战斗机。
哪怕无法支持单发五代战机,但要知道五代战机不止是发动机,最重要的还是设计以及其他性能,而不仅仅是发动机了。
昆仑二型发动机的用法还是很多的,重型战斗机、侦察机等都可以使用,不一定非要是战斗机,单独购买发动机用途广泛。
st国方面只是单独购买,但他们还是希望能合作生产。
仅仅五十台的订单不可能支持合作生产,再进一步合作只有签订更大订单唯一一条路可以走。
但无疑,双方初期接触的合作,可以说已经完美了。
后续再合作就可以继续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