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场。 谢尔登-格拉肖的表情非常严肃,他死死的盯着台上,眉头紧紧的皱了起来,脑子里不断转着个念头,“不可能的,很巧合,也代表很完美,逻辑形成了闭环。” “他列出的数学框架完全没问题,简直完美到了极致,就像是用数学制造出来的艺术品……” “世界上怎么会存在如此完美的理论,不应该啊?整体分析和点位论证,得出的结果是一样的……” “但是……” “如果跳出框架之外呢?” 谢尔登-格拉肖思索着猛然眼睛一亮,他深吸了一口气,脸上重新露出自信而不屑的笑,手臂也重新抱了起来。 台上。 赵奕的演说到了最后阶段,随着列出两侧的对比函数,做出了最后一步的分析,他停下来回到讲台前,总结说道,“我们能看到两种列式的对称性,他们的能量决定演化粒子的方向……” “到这里,论证结束了。” “谢谢大家!” 赵奕简单了说完最后一句,赶紧拿起旁边的水瓶猛灌了一大口,同时会场也响起了轰鸣版的掌声,就连前几排几个老到走路都颤颤悠悠的学者,都尽力的在排着好。 “真是精彩的报告!太精彩了!” “完美的数学!” “以前我只是听说过,来参加报告会前,特别看了看边界理论,研究的没有太深入,现在才知道,这个理论真是值得深入研究。” “不止是超对称问题,或许其他问题也能解决。” “耳目一新啊!” “我感觉是以另一个角度,了解了微观的粒子……” 前排。 乔治-斯穆特站了起来,他活动了下手脚,对爱德华-威腾、杨镇宁、益川敏英等人说道,“我最开始看到粒子的边界理论,就知道它是个很有潜力的理论,都是全新的,以能量组成来对粒子进行分析。现在我相信,它是真的,不止是理论,而是微观真实存在的,否则不可能这么巧合。” 他指的是整体分析结合能量组成的部分。 杨镇宁点头,“是啊!” “非常经典!” 益川敏英则说道,“我在实验室里看过论文,马上就被内容吸引了,新的粒子数学解释,很难的。” 乔治-斯穆特继续说道,“我决定了,等回去以后,就让宇宙学中心,应该添加粒子的边界理论研究!” 他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宇宙学中心的负责人,完全能决定宇宙学中心具体做什么研究。 爱德华-威腾笑道,“普林斯顿已经成立了研究小组,专门做粒子的边界理论研究,不过我想,等报告会传出去以后,他们就会更加重视了。” 他说着苦笑道,“不过,以后,也许喜欢弦理论的年轻人,同时也会喜欢上赵奕的理论,他们甚至可能更喜欢赵奕的理论。” 几个人正说着的时候,旁边传来一个冷哼声。 谢尔登-格拉肖满是不屑的站了起来,他对着讲台上的赵奕问道,“我想,接下来应该有问题时间吧?” 好多人看了过去。 “当然,现在开始就是提问时间了。”赵奕点头问道,“格拉肖先生,你有什么问题吗?” 谢尔登-格拉肖冷笑着点头,说道,“我承认,你的理论逻辑自洽,能形成完美的闭环,但是,全部都只是你自己做的构架,完美的数学不代表完美的物理。”他说着撇了一眼爱德华-威腾,意思明显指的是弦理论。 爱德华-威腾不满的皱眉道,“你要说什么?格拉肖?” 谢尔登-格拉肖转头看向爱德华-威腾,颇为不友好的说道,“现在是我提问,请你不要打断,风度很重要。” 爱德华-威腾冷哼一声。 他继续看向台上,“我们都知道,粒子不单单能量组成的,还有质量,希格斯机制说明了质量的获取方式。虽然多数粒子的质量可以忽略不计,但物理是严谨的学科,理论物理更需要严谨。” “爱因斯坦的理论,质量会引起空间震荡。你的论证绕开了质量,绕开了四大力的作用,而质量会代入引力……” “你所谓的论证,忽略了可能会造成问题的地方,但粒子的质量,是不能绕不开,也是绕不开的!” 谢尔登-格拉肖的语调非常有力,让人相信他所说的,场内被邀请听取报告的人,水平也肯定是相当的够,他们都明白格拉肖的意思。 赵奕的超对称问题论证,绕开了可能会有影响的质量因素,但可以肯定的是,加入质量的因素,肯定会变得更加复杂。 赵奕听着皱起了眉头,站在台上喃喃不语。 会场一时间陷入安静。 爱德华-威腾道,“格拉肖,你说的确实有道理,但无论是粒子的边界理论,还是超对称问题的论证,都只是刚刚完成,只从能量层次上论证,你的要求太高了吧?” “我只是实话实说。” 谢尔登-格拉肖道,“我承认,台上的数学构架非常完美,但完美不一定代表正确,因为缺失了质量的讨论,错开可能引起问题的地方,只能称作是‘超对称问题’的能量论证。” “呼啦……” 其他人也反应过来,场内顿时陷入了讨论中。 谢尔登-格拉肖说的确实有道理,还说到了关键的地方,但就算如此也能否定赵奕的成果,单单是能量组成的角度讨论,就已经是很了不起的。 如果真的加入了质量,肯定会是震动物理学界的大成果。 “能量组成的讨论,就已经可以了。” “赵奕的理论本来就是从能量组成角度出发的,他塑造出了完美的数学构架。” “质量是另一个问题。” “就算放在实验中,粒子的质量也是被忽略不计的。” “如果扩大要中子、质子,质量的百分之九十九的组成,都是强力作用,能量角度上做论述是没问题的。” “……” 多数人还是支持赵奕,只是觉得被提出没有引入质量的问题,感觉上就有些不完美了。 爱德华-威腾则和谢尔登-格拉肖争论起来,“引入质量的问题,和现在的报告是无关的。我和赵奕一直在做多维空间的边界研究,能量角度论证超对称问题,是研究的一部分,下一个阶段才是引入质量。” 其他人听着直点头。 确实。 任何研究都是循序渐进的,引入质量肯定让问题更复杂,完成了能量角度的论证,再去讨论引入质量的问题,也是正常的研究过程。 格拉肖不屑道,“那是你们的问题,我只是提出问题。”他说着还补充一句,“多维空间的研究?你们是想联手打破空间,让霸天虎军团来征服地球吗?” 爱德华-威腾咬牙切齿的道,“没错,你猜对了,我们的最终目的就是把你这个顽固、丑陋,惹人厌烦的老头分解掉。” “也许威震天会帮我。”格拉肖不在意的撇嘴。 台上。 赵奕沉默了半晌,眉头紧紧的蹙了起来,嘴里一直念叨着,“质量会引起空间震荡……质量会引起空间震荡……” “质量会引起空间震荡?” “爱因斯坦的理论,空间震荡产生了引力,可是为什么空间会震荡,也许不是质量引起的震荡,而是空间排斥?” 他思考着眼前一亮,“为什么会出现空间排斥?按照爱德华的说法,质量是高维度的物质,低纬度会排斥高维度……” “所以空间会对质量产生排斥、挤压,同时造成了引力。” “两个同样被空间排斥挤压的东西,会形成相互吸引的震荡波,也就是所谓的引力。” “引力之所以很微弱(相对于强力),是因为三维空间的‘密度’是固定的……” “如果是这样的话,质量逻辑应该是引起多维空间边界的共振或其他反应,从而有粒子被赋予了质量,也可以说质量被挤进了三维空间……” 赵奕彻底展开了思路。 质量的高纬度的产物,会被三维空间所排斥,就能解释为什么有质量的东西,移动没有纯能量速度快。 比如,光子是没有质量的,它是纯能量组成的,就能达到光速。 如果换成是个有质量的粒子,只要是存在质量,就不可能达到光速,也就是光速是三维空间的最快速度,而有质量的粒子,随时会受到空间的排斥,排斥力越强,能达到的最高速度就越低。 这种空间的排斥,可以用降维的方式来理解。 比如说,把一个小球放在二维空间中,因为它只有中间一层极小的部分处在二维空间,还有更多的部分处在三维空间,在二维空间的移动,就会受到其他处在三维空间部分的拖累。 “这样理解也不对……” 赵奕思考着皱住没有,后来干脆摇了摇头,以三维的想象力去探究思维,终究还是数学论证靠谱。 他,动了。 在谢尔登-格拉肖提出疑问后,赵奕愣在讲台上有几分钟,其他人都有些担心起来,还有主持人过去询问,他只是下意识的摇头,表示自己没有关系。 现在赵奕忽然间转过了身,拿起了黑笔在大白板上写起了东西,一行行的复杂内容被写了出来。 会场安静下来。 其他人不知道赵奕要干什么,只是认真的看着他写的东西。 在最开始的时候,赵奕只是列出了已经分析好的能量论证内容,后续又添加了新的东西,然后就是计算、计算、计算…… “他在计算什么?” “好像添加了一部分新的内容,但似乎是以费米子的能量构架,在做计算?” “肯定和费米子有关。” 爱德华-威腾基本都看懂了,他很肯定的说道,“他是在给费米子的能量点我取值分域,也就是再继续细分。”他说着语调有些不确定,“或许是针对不同的粒子?” “哼!” 谢尔登-格拉肖不屑的看着,“那有什么意义,引入质量才是关键,再去细分也只有能量。” 乔治-斯穆特表情不动说道,“我知道有个理论说,人类生活在虚拟的世界里,整个宇宙都是虚拟的。既然是虚拟的,为什么没有屏蔽功能?” “高维度的家伙们,做事太粗糙了吧?该死的,我想把这老头屏蔽掉。” 格拉肖还以为斯穆特要说什么,听到结尾一口气差点没提上来,他对斯穆特咬牙说道,“我现在一点都不后悔屏蔽你了!” “不对!” “两年前,我应该先骂你几句,再屏蔽你,混蛋!” 斯穆特用手掏掏耳朵,满是不在意的道,“怎么回事?没信号了,抱歉。” 台上。 赵奕一口气写满一个白板。 主持人预料到会遇到类似的情况,提前让工作人员搬来两个大白板,都被列在了讲台上。 赵奕继续写下一个白板,他几乎不做思考的写着,台下的人也安静的看着,就算说话也都很小声,但他后来写的内容,台下的人全都看不懂了。 爱德华-威腾也一样,他有些疑惑的道,“他好像跳步了吧?” “第三行的列式,似乎是前面的结合结果,但是……他怎么计算出来的?” 爱德华-威腾有些不敢相信,他让后排的菲利潘科帮忙计算,“反正你也看不懂。” 菲利潘科,名字叫阿莱克谢,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天文学教授,也是乔治-斯穆特的同事,他和爱德华-威腾也是好友,听到爱德华这么说,他只能苦笑的拿出笔,随手计算了起来。 很快结果出来了。 爱德华-威腾的说法没有错,他指的第三行的列式确实是前面几个列式的结合、简化结果。 但是…… “这怎么可能?”爱德华-威腾惊讶的张大了嘴,“他不用计算的吗?怎么直接就出结果了?” 如果是简单的计算的还能理解,天才的脑力肯定和凡人不同,但菲利潘科计算了有三分多钟,才得出的结果,台上的赵奕连思考都不用,就直接得出答案了。 或许菲利潘科受到的打击更大,他郁闷道,“我终于知道和天才的差距了。” “我也知道了。” “我也是……” 台上赵奕的演算非常快,大家的思维已经跟不上,干脆就等着最后结果好了。 现在听到爱德华和菲利潘科的对话,顿时觉得菲利潘科说进了自己的心里,台上的赵奕是在进行演算,差不多等于是做研究的过程,结果他们连思路都跟不上? 赵奕计算直接出结果,他们都不知道结果是做什么的…… 这差距也太大了! 爱德华-威腾长长叹了口气,响应号召一般跟着说道,“我也知道了。” 谢尔登-格拉肖也一样,他并不认可弦理论,爱德华-威腾就是他的‘学术死敌’,但他也不得不承认,爱德华-威腾是数学绝顶天才。 现在连爱德华-威腾都甘拜下风了? 赵奕…… 果然天才啊! 当然了。 谢尔登-格拉肖可不会把感叹摆在脸上,他的神色依旧是冷冷的,计算能力并不说明什么,事实上,很多完成大成就的数学家,不一定拥有过人的计算能力。 终于。 赵奕写满了三个白板。 当主持人都开始担心‘没有其他大白板供应’的时候,赵奕在第三个白板的右下角,写出了最后一行列式,随后直接扔掉了手中的笔,几步后退到了讲台边缘,远远的看着三个白板的内容,一股笑容顿时浮现在脸上。 他,完成了! 赵奕仔细的看了一般,随后深吸了一口气,强压下心头的喜悦,转过身面向台下,给所有人展示白板内容,一片安静中开口说道,“我最新的论证--” “粒子的能量组成,与所能获取质量的关系,以及质量所带来的影响,也就是能量排列变化特性……” “我叫它,质能结构理论。
会场一片安静。
每个人都坐在位置上,认真听着台上赵奕的讲解。
赵奕的心情明显有些兴奋,讲解的说明的过程中,偶尔还会用手不做着动作,配合说明的内容。
“这三张白板上的内容,就是的粒子能量组成与获取质量的数学运算关系,而获取质量会影响粒子外部的能量排列,会让粒子发生特性的变化,或者可以理解为,转变为其他粒子……”
“粒子所能获取的质量,和其边界能量排序直接相关,能量排序越是密集,所能获取的质量就越高。”
“同时,粒子的能量排列也会受到质量影响发生变化。”
“后者,也许是某种能量、质量的守恒,比如,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但微观的能量组成,获取质量是否遵循质能方程也很难说,另外,也可以想象成,固定的能量排序,会吸引高维度的物质,也就是质量。”
赵奕说到这里解释了一句,“爱德华-威腾先生最新的理论认为,质量也许是更高维度的产物,而不是三维空间,所以才会受到空间的排斥,我一直在和他进行相关的研究、探索……”
“现在的超对称问题论证,也是研究的一部分。”
他这句话说都给面子。
爱德华-威腾顿时欣喜的站了起来,朝着左右和后排挥了挥手。
谢尔登-格拉肖也只能冷哼一声,他可不相信什么‘多维空间’、‘m理论’,更不会相信所谓的‘质量存在于更高维度,才会被空间排斥’的说法。
赵奕继续解释着,“我们回到白板上的内容。这里感谢格拉肖先生,他的‘提醒’给了我灵感。”
谢尔登-格拉肖可不像是爱德华-威腾一样,觉得被点名很有面子,因为刚才谁都知道,他是在找问题而不是提醒。
当发现其他人都看过来,有的甚至脸上还带着讽刺,他的脸色黑的要命。
赵奕继续道,“我是对能量获得质量进行了论证,也许到后面大家会看不懂,我写的不是很完全。”
“不过没关系……”
他说着看向了主持人,和主持人讨论了下,时间安排的问题,随后回到讲台上宣布道,“我决定对安排做了个调整,对超对称问题的论证详细讲解,放在明天进行,如果有谁对论证过程有问题,可以到这里继续来听。”
“下午我会对白板上的新内容做现场的演算和讲解!”
这个决定说出去,顿时引起了热情的讨论,就连谢尔登-格拉肖,都惊讶的用力瞪了下眼。
理论物理的研究,可不是做数学题那么简单。
理论物理之所以带上‘理论’二字,就是暂时无法验证,靠数学和想象堆积出来的东西。
数学还好说,想象往往意味着有很多破绽。
当做出一项研究以后,后续就需要不断的演算、不断的修正,甚至最后修正到让原本的研究变得面目全非。
这是很正常的过程。
赵奕称自己完成了一种叫‘质能结构理论’的东西,还牵扯到了能量和质量,以及论证能量构架和质量的关系,听起来就是非常重大的研究。
如果被实验验证是正确的,甚至可以和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相媲美。
爱因斯坦最著名的成果是相对论,获得诺贝尔奖的成果是解释光电效应,但对人类影响力最大的却是质能方程,因为质能方程为核-反应提供了的理论依据。
质能方程,e=mc2。
这个简单的方程描述了质量与能量存在的关系,在经典力学中,质量和能量之间是相互独立、没有关系的,但在相对论力学中,能量和质量,只不过是物体性质的两个不同方面而已。
爱因斯坦对质能方程的解释是,“如果有一物体以辐射形式放出能量Δe,那么它的质量就要减少。至于物体所失去的能量是否恰好变成辐射能,在这里显然是无关紧要的,于是我们被引到了这样一个更加普遍的结论上来.物体的质量是它所含能量的量度。”
他还指出,“这个结果有着特殊的理论重要性,因为在这个结果中,物体系的惯性质量和能量以同一种东西的姿态出现……我们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明确地区分体系的‘真实’质量和‘表现’质量。把任何惯性质量理解为能量的一种储藏,看来要自然得多。”
这样,原来在经典力学中彼此独立的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结合起来,成了统一的“质能守恒定律”。
它充分反映了物质和运动的统一性,质能方程说明,质量和能量是不可分割而联系着的。
质能方程诠释了质量损耗与释放能量之间的关系。
现在赵奕的研究则是微观的能量组成和质量的关系,被验证成果继续深入做分析,就可能会为微观粒子的实验,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比如说,粒子对撞实验。
粒子对撞实验是探究微观粒子发生碰撞会产生什么,通过对对撞数据的不断分析,从而得出一些结论。
如果赵奕的理论被证实是真的,就能依靠理论预测对撞会产生什么。
当然。
前提是被验证正确。
谢尔登-格拉肖肯定是不相信的,但他对于赵奕说进行现场演算和讲解,还是感到非常的惊讶,越是重大的理论物理研究,‘出问题’的几率就越高,往往一篇小的探索报告,都需要不断的修正。
这就好像是程序员设计个程序,一口气就打好了肯定有bug,被找出错误进行现场修正,消耗的时间就太多了,中途也会变得很尴尬。
“他为什么这样做?”
“难道有自信一点问题都没有?不可能吧?这么复杂的数学分析……”
“这样也好!”
“等下午的时候,就让他知道自己是错误的!”
谢尔登-格拉肖冷冷的想着,反倒对下午有些期待了。
……
赵奕之所以决定下午做演算,而不是当成继续完善内容,是因为时间都过了十二点钟。
报告会的安排是休息两个半小时,从十一点半到两点钟,结果时间被耽搁到了十二点后。
赵奕走下了台。
前两排好多人都迎过来,几个相熟的人多有些担心,杨镇宁就直接开口道,“赵奕,怎么直接决定下午演算了?我觉得你还是应该做做准备,再审视一下内容。”
“不用了。”赵奕笑道,“我有信心,没问题的。”
杨镇宁发现赵奕很固执,只能苦笑着叹气,“你有信心就好了。”
其他人也觉得赵奕的决定太仓促了,临时完成了一项很重大的研究,决定当成完善内容还顺带做讲解?
这已经不是自信了。
是……狂妄?
爱德华-威腾叹气道,“天才就是有自信的资本啊!”
“是啊!”
乔治-斯穆特也跟着说道,“我现在知道差距了,所以我什么都不说。”
其他人也只能笑笑。
其实好多人准备劝一下赵奕,他们忽然想起了赵奕演算过程中,快速的跳步直接写结果。
当时他们根本无法跟上思路,有的人还找一些小地方,动笔慢慢的算,结果算了好半天得出的结果,竟然和赵奕直接写出来的结果完全一样。
这就太打击人了!
同样是顶尖的数学家、学者,面对个复杂的计算问题,赵奕是直接得出了结果,似乎就像是算“1+1等于2”,连思考都不带思考一下。
他们呢?
动笔到纸上算了好半天,少的也需要三、五分钟?
“这大概就是智商差距吧!”不少人发出了郁闷的感叹,他们从小到大都可以说是天才,今天才发现和真正的天才相比,他们只是比普通人强一点而已。
……
上午的报告会结束,消息也很快被传了出去。
现场的媒体记者第一时间发布消息,网络上很快就有了讨论声,“什么?因为格拉肖的质疑,赵奕现场完成了能量与质量的数学演算?”
“具体是什么?能量与质量?质能方程吗?”
“看报道了吗?说是粒子的能量组成,和获取质量之间的关系,赵奕的说法是,质量获取是能量排列决定的,同时质量也会影响能量排序。”
“简单理解就是,粒子获取能量会变成其他东西?”
“光子获取到质量会变成电子、夸克?是这个意思吗?”
“这厉害了!”
“这不是粒子理论,是上帝的造物理论,赵奕成功晋升为上帝!”
网络上热情的讨论着。
大多数人都不了解复杂的粒子数学,听到获取质量、多维空间,都感觉有些玄幻色彩,讨论也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媒体的反应也很大。
之前的报告会可以说是‘封闭式’的,有记者参与也没有及时报告,只是会后续做片段报告,或者撰写一些文字报道。
现在报告会似乎是出现了‘意外’,赵奕做完了上午的报告,竟然表示说研究出了新的理论,而且牵扯到能量和质量,一听就是非常重大的理论,还决定现场做演算、讲解,就非常的吸引人了。
首都电视台知道消息后,学术报告的直播没多少人看,但好多人关注赵奕的现场演算会不会成功,感觉有点像是‘挑战节目’一样,感觉就变得有趣而生动。
当赵奕简单用过午餐后,马上就见到钱虹过来问,“周主任让我问问你,但要经过你的同意。”
赵奕想了一下,似乎对自己没有坏处,点头道,“可以啊,没问题。”
赵奕到了休息间门口,叮嘱旁边的工作人员,准备好十个大的白板,他思考了一下觉得,过程差不多要八个白板,多准备两个肯定没坏处。
这时电视台的栏目组负责人赶了过来,手里还拿着一份刚打印好的文件,”
“赵院士,您看看。”
赵奕扫了几眼合同,发现还有十万块的报酬,顿时抿嘴笑了下,干净利索的签下了名字。
等合同签好以后,电视台栏目组就可以安排了。
赵奕则是进入休息间,他的精力倒是能直接补充,但一上午时间体能消耗也有点大,睡一会儿总归能补一补。
当躺在小床上的时候,一闭眼再一睁眼,时间就已经过去了。
赵奕连续冲了几把脸,重新变得精神起来,推开休息室的门,就朝着大会议室走了过去。
一点五十。
会场里已经坐满了人。
前排的几个诺贝尔、菲尔兹得主们,以及后排注意到赵奕走进来的人,整齐的扭过头看了过去。
赵奕和两旁的人挥了挥手,走上了讲台看向台下。
会场安静下来。
在所有人的注视下,赵奕带着轻松开口道,“感谢大家的到来,我们直接进入正题吧。”
他转过身走到白板前,动笔连续写下了几行东西,同时解释道,“这是我们先前得出的结论,能量排列决定粒子的性质,费米子和玻色子,因为能量排列不同,造成自旋的差异……”
他根据写好的几行内容,开始了下一步的演算,“这里,我们直接引入质量的概念,因为所做的是,粒子的能量排列和质量的关系,我们暂时不需要讨论,质量究竟是怎么出现的。”
“粒子的能量排列,是一个半稳定的结构,半稳定就会存在缺失,而缺失是粒子不断运动的基础……”
“我们以费米子来做论述,之前得出的结论,费米子的能量架构,所呈现出现的曲线……”
“它所能容纳的质量,一定会被包容在能量中,否则就可能会溃散。”
“这里我们可以理解为,一个塑料袋子装东西,如果东西的质量太高,给袋子造成了太大的压力,就会让袋子变形、破损,同样的,袋子里的东西,也不可能比袋子内的空间更大……”
“所以我们做一个能量包,也就是能量分部的集合……”
随着赵奕不断的讲解,一张白板很快被写满了,工作人员马上把写满字的白板,搬到一侧对着观众的位置放好,同时把另一个空白白板,搬到了原本的位置。
赵奕继续做着演算和讲解,好多计算的步骤就直接得出结论,因为他的演算和讲解,目的是为了让所有人,明白‘质能结构理论’的内容,而不是去验证演算过程。
很快。
一张张白板被用掉,新的很快替换上来。
赵奕几乎没有任何停止,台下多数人也都跟着思路去理解。
两个多小时过去了。
两侧立起来的白板已经有八张,把一侧的墙壁都覆盖住了。
这时,赵奕写了新白板一半儿内容,他做了个换算的详细计算,并总结出了一行新的列式,随后走到台下,第七张白板的位置上,比照着说道,“我们来看,对比刚才的结论和这一行的结论。”
“可以发现,固定阙值范围内,曲线基本趋近于一致,可以判定是对比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结论:质量与能量排列直接相关。”
“能量分布在θ(z,m)曲线外的粒子,某种条件下,能够获得到所对应的质量,同时,获取到的质量会让粒子的性质发生变化,也就是会造成能量排列‘阶位’的下跌,从而变成另外的粒子。”
“也许是电子、也许是某种夸克。这方面还有待研究。”
赵奕说完深吸了一口气,重新回到了讲台上,微微鞠了个躬,迫不及待的说道,“那么……”
“谢谢大家
会场一片安静。
每个人都坐在位置上,认真听着台上赵奕的讲解。
赵奕的心情明显有些兴奋,讲解的说明的过程中,偶尔还会用手不做着动作,配合说明的内容。
“这三张白板上的内容,就是的粒子能量组成与获取质量的数学运算关系,而获取质量会影响粒子外部的能量排列,会让粒子发生特性的变化,或者可以理解为,转变为其他粒子……”
“粒子所能获取的质量,和其边界能量排序直接相关,能量排序越是密集,所能获取的质量就越高。”
“同时,粒子的能量排列也会受到质量影响发生变化。”
“后者,也许是某种能量、质量的守恒,比如,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但微观的能量组成,获取质量是否遵循质能方程也很难说,另外,也可以想象成,固定的能量排序,会吸引高维度的物质,也就是质量。”
赵奕说到这里解释了一句,“爱德华-威腾先生最新的理论认为,质量也许是更高维度的产物,而不是三维空间,所以才会受到空间的排斥,我一直在和他进行相关的研究、探索……”
“现在的超对称问题论证,也是研究的一部分。”
他这句话说都给面子。
爱德华-威腾顿时欣喜的站了起来,朝着左右和后排挥了挥手。
谢尔登-格拉肖也只能冷哼一声,他可不相信什么‘多维空间’、‘m理论’,更不会相信所谓的‘质量存在于更高维度,才会被空间排斥’的说法。
赵奕继续解释着,“我们回到白板上的内容。这里感谢格拉肖先生,他的‘提醒’给了我灵感。”
谢尔登-格拉肖可不像是爱德华-威腾一样,觉得被点名很有面子,因为刚才谁都知道,他是在找问题而不是提醒。
当发现其他人都看过来,有的甚至脸上还带着讽刺,他的脸色黑的要命。
赵奕继续道,“我是对能量获得质量进行了论证,也许到后面大家会看不懂,我写的不是很完全。”
“不过没关系……”
他说着看向了主持人,和主持人讨论了下,时间安排的问题,随后回到讲台上宣布道,“我决定对安排做了个调整,对超对称问题的论证详细讲解,放在明天进行,如果有谁对论证过程有问题,可以到这里继续来听。”
“下午我会对白板上的新内容做现场的演算和讲解!”
这个决定说出去,顿时引起了热情的讨论,就连谢尔登-格拉肖,都惊讶的用力瞪了下眼。
理论物理的研究,可不是做数学题那么简单。
理论物理之所以带上‘理论’二字,就是暂时无法验证,靠数学和想象堆积出来的东西。
数学还好说,想象往往意味着有很多破绽。
当做出一项研究以后,后续就需要不断的演算、不断的修正,甚至最后修正到让原本的研究变得面目全非。
这是很正常的过程。
赵奕称自己完成了一种叫‘质能结构理论’的东西,还牵扯到了能量和质量,以及论证能量构架和质量的关系,听起来就是非常重大的研究。
如果被实验验证是正确的,甚至可以和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相媲美。
爱因斯坦最著名的成果是相对论,获得诺贝尔奖的成果是解释光电效应,但对人类影响力最大的却是质能方程,因为质能方程为核-反应提供了的理论依据。
质能方程,e=mc2。
这个简单的方程描述了质量与能量存在的关系,在经典力学中,质量和能量之间是相互独立、没有关系的,但在相对论力学中,能量和质量,只不过是物体性质的两个不同方面而已。
爱因斯坦对质能方程的解释是,“如果有一物体以辐射形式放出能量Δe,那么它的质量就要减少。至于物体所失去的能量是否恰好变成辐射能,在这里显然是无关紧要的,于是我们被引到了这样一个更加普遍的结论上来.物体的质量是它所含能量的量度。”
他还指出,“这个结果有着特殊的理论重要性,因为在这个结果中,物体系的惯性质量和能量以同一种东西的姿态出现……我们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明确地区分体系的‘真实’质量和‘表现’质量。把任何惯性质量理解为能量的一种储藏,看来要自然得多。”
这样,原来在经典力学中彼此独立的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结合起来,成了统一的“质能守恒定律”。
它充分反映了物质和运动的统一性,质能方程说明,质量和能量是不可分割而联系着的。
质能方程诠释了质量损耗与释放能量之间的关系。
现在赵奕的研究则是微观的能量组成和质量的关系,被验证成果继续深入做分析,就可能会为微观粒子的实验,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比如说,粒子对撞实验。
粒子对撞实验是探究微观粒子发生碰撞会产生什么,通过对对撞数据的不断分析,从而得出一些结论。
如果赵奕的理论被证实是真的,就能依靠理论预测对撞会产生什么。
当然。
前提是被验证正确。
谢尔登-格拉肖肯定是不相信的,但他对于赵奕说进行现场演算和讲解,还是感到非常的惊讶,越是重大的理论物理研究,‘出问题’的几率就越高,往往一篇小的探索报告,都需要不断的修正。
这就好像是程序员设计个程序,一口气就打好了肯定有bug,被找出错误进行现场修正,消耗的时间就太多了,中途也会变得很尴尬。
“他为什么这样做?”
“难道有自信一点问题都没有?不可能吧?这么复杂的数学分析……”
“这样也好!”
“等下午的时候,就让他知道自己是错误的!”
谢尔登-格拉肖冷冷的想着,反倒对下午有些期待了。
……
赵奕之所以决定下午做演算,而不是当成继续完善内容,是因为时间都过了十二点钟。
报告会的安排是休息两个半小时,从十一点半到两点钟,结果时间被耽搁到了十二点后。
赵奕走下了台。
前两排好多人都迎过来,几个相熟的人多有些担心,杨镇宁就直接开口道,“赵奕,怎么直接决定下午演算了?我觉得你还是应该做做准备,再审视一下内容。”
“不用了。”赵奕笑道,“我有信心,没问题的。”
杨镇宁发现赵奕很固执,只能苦笑着叹气,“你有信心就好了。”
其他人也觉得赵奕的决定太仓促了,临时完成了一项很重大的研究,决定当成完善内容还顺带做讲解?
这已经不是自信了。
是……狂妄?
爱德华-威腾叹气道,“天才就是有自信的资本啊!”
“是啊!”
乔治-斯穆特也跟着说道,“我现在知道差距了,所以我什么都不说。”
其他人也只能笑笑。
其实好多人准备劝一下赵奕,他们忽然想起了赵奕演算过程中,快速的跳步直接写结果。
当时他们根本无法跟上思路,有的人还找一些小地方,动笔慢慢的算,结果算了好半天得出的结果,竟然和赵奕直接写出来的结果完全一样。
这就太打击人了!
同样是顶尖的数学家、学者,面对个复杂的计算问题,赵奕是直接得出了结果,似乎就像是算“1+1等于2”,连思考都不带思考一下。
他们呢?
动笔到纸上算了好半天,少的也需要三、五分钟?
“这大概就是智商差距吧!”不少人发出了郁闷的感叹,他们从小到大都可以说是天才,今天才发现和真正的天才相比,他们只是比普通人强一点而已。
……
上午的报告会结束,消息也很快被传了出去。
现场的媒体记者第一时间发布消息,网络上很快就有了讨论声,“什么?因为格拉肖的质疑,赵奕现场完成了能量与质量的数学演算?”
“具体是什么?能量与质量?质能方程吗?”
“看报道了吗?说是粒子的能量组成,和获取质量之间的关系,赵奕的说法是,质量获取是能量排列决定的,同时质量也会影响能量排序。”
“简单理解就是,粒子获取能量会变成其他东西?”
“光子获取到质量会变成电子、夸克?是这个意思吗?”
“这厉害了!”
“这不是粒子理论,是上帝的造物理论,赵奕成功晋升为上帝!”
网络上热情的讨论着。
大多数人都不了解复杂的粒子数学,听到获取质量、多维空间,都感觉有些玄幻色彩,讨论也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媒体的反应也很大。
之前的报告会可以说是‘封闭式’的,有记者参与也没有及时报告,只是会后续做片段报告,或者撰写一些文字报道。
现在报告会似乎是出现了‘意外’,赵奕做完了上午的报告,竟然表示说研究出了新的理论,而且牵扯到能量和质量,一听就是非常重大的理论,还决定现场做演算、讲解,就非常的吸引人了。
首都电视台知道消息后,学术报告的直播没多少人看,但好多人关注赵奕的现场演算会不会成功,感觉有点像是‘挑战节目’一样,感觉就变得有趣而生动。
当赵奕简单用过午餐后,马上就见到钱虹过来问,“周主任让我问问你,但要经过你的同意。”
赵奕想了一下,似乎对自己没有坏处,点头道,“可以啊,没问题。”
赵奕到了休息间门口,叮嘱旁边的工作人员,准备好十个大的白板,他思考了一下觉得,过程差不多要八个白板,多准备两个肯定没坏处。
这时电视台的栏目组负责人赶了过来,手里还拿着一份刚打印好的文件,”
“赵院士,您看看。”
赵奕扫了几眼合同,发现还有十万块的报酬,顿时抿嘴笑了下,干净利索的签下了名字。
等合同签好以后,电视台栏目组就可以安排了。
赵奕则是进入休息间,他的精力倒是能直接补充,但一上午时间体能消耗也有点大,睡一会儿总归能补一补。
当躺在小床上的时候,一闭眼再一睁眼,时间就已经过去了。
赵奕连续冲了几把脸,重新变得精神起来,推开休息室的门,就朝着大会议室走了过去。
一点五十。
会场里已经坐满了人。
前排的几个诺贝尔、菲尔兹得主们,以及后排注意到赵奕走进来的人,整齐的扭过头看了过去。
赵奕和两旁的人挥了挥手,走上了讲台看向台下。
会场安静下来。
在所有人的注视下,赵奕带着轻松开口道,“感谢大家的到来,我们直接进入正题吧。”
他转过身走到白板前,动笔连续写下了几行东西,同时解释道,“这是我们先前得出的结论,能量排列决定粒子的性质,费米子和玻色子,因为能量排列不同,造成自旋的差异……”
他根据写好的几行内容,开始了下一步的演算,“这里,我们直接引入质量的概念,因为所做的是,粒子的能量排列和质量的关系,我们暂时不需要讨论,质量究竟是怎么出现的。”
“粒子的能量排列,是一个半稳定的结构,半稳定就会存在缺失,而缺失是粒子不断运动的基础……”
“我们以费米子来做论述,之前得出的结论,费米子的能量架构,所呈现出现的曲线……”
“它所能容纳的质量,一定会被包容在能量中,否则就可能会溃散。”
“这里我们可以理解为,一个塑料袋子装东西,如果东西的质量太高,给袋子造成了太大的压力,就会让袋子变形、破损,同样的,袋子里的东西,也不可能比袋子内的空间更大……”
“所以我们做一个能量包,也就是能量分部的集合……”
随着赵奕不断的讲解,一张白板很快被写满了,工作人员马上把写满字的白板,搬到一侧对着观众的位置放好,同时把另一个空白白板,搬到了原本的位置。
赵奕继续做着演算和讲解,好多计算的步骤就直接得出结论,因为他的演算和讲解,目的是为了让所有人,明白‘质能结构理论’的内容,而不是去验证演算过程。
很快。
一张张白板被用掉,新的很快替换上来。
赵奕几乎没有任何停止,台下多数人也都跟着思路去理解。
两个多小时过去了。
两侧立起来的白板已经有八张,把一侧的墙壁都覆盖住了。
这时,赵奕写了新白板一半儿内容,他做了个换算的详细计算,并总结出了一行新的列式,随后走到台下,第七张白板的位置上,比照着说道,“我们来看,对比刚才的结论和这一行的结论。”
“可以发现,固定阙值范围内,曲线基本趋近于一致,可以判定是对比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结论:质量与能量排列直接相关。”
“能量分布在θ(z,m)曲线外的粒子,某种条件下,能够获得到所对应的质量,同时,获取到的质量会让粒子的性质发生变化,也就是会造成能量排列‘阶位’的下跌,从而变成另外的粒子。”
“也许是电子、也许是某种夸克。这方面还有待研究。”
赵奕说完深吸了一口气,重新回到了讲台上,微微鞠了个躬,迫不及待的说道,“那么……”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