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到处都充满了不公平。
       刘成杰就是被不公平压寨的那一个,放在和张薇的对比上,他‘被不公平’有些戏剧性,主要是体现在‘运气’上。
       两人的受教育程度相当,都是二十七岁左右,在燕华大学拿到了博士学位,随后进入生物医学研究所工作。
       张薇的运气还不错,她进进入生物医学研究所后,就跟着戴天庆做项目,受到了好多的照顾,最初也是什么都不懂,一点点的有了经验、有了研究成果,发表了几篇论文,就‘转正’成为了副研究员。
       现在担任了两年副研究员,和其他人合作项目,再加上个人的项目,也做过好多个,积攒了还算丰厚的经验。
       张薇也才三十二岁,放在研究所里都可以说‘前途无量’。
       刘成杰就是相反的例子,进入研究所以后,跟着研究员去了国外,一年以后回来,也没时间去特别照顾他。
       然后……
       一直到现在,刘成杰的经验很少,也没有一点的成果,马上要面临合同期满,被迫离开的窘境。
       这就是运气问题了。
       当然了。
       某种程度上来讲,也许和颜值也有关系,开朗大方的漂亮女性受照顾,好像是很正常的事情。
       刘成杰长得很一般不说,不会说话、不会办事,身上能看到的突出点很少,想让其他人特别照顾,确实是很不容易。
       不管怎么说,刘成杰都是‘被不公平’的一方就对了。
       因为有着差不多的受教育、工作履历,张薇是能理解刘成杰的,工作的时候也愿意对他进行指导。
       当听了赵奕描述的‘可能性过程’后,张薇立刻意识到‘可能性很大’,马上就着手设计起实验。
       为了不让实验变成无用功,浪费大量的金钱和时间,她先是设计最简单的实验,有几个能直接检测的数据,干脆马上就能验证。
       张薇一边进行实验设计,还顺便给刘成杰讲解着,实验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刘成杰的基础很不错,他很快就理解过来,还思考着补充了实验内容。
       两人都被调动了工作积极性。
       刘成杰的积极性更高,因为项目研究成功与否,或许直接关系到他的工作,他记录每一个数据都无比认真,对待实验可以说是一丝不苟。
       很快。
       测算的数据出来了。
       “张姐。”
       刘成杰拿着数据表单,有些激动的说道,“你看这几个数据,蛋白,T细胞、吞噬细胞……都符合我们的预期!”
       张薇凝重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她拿过表单看过每一个数据,点头道,“那么我们就准备明天的实验,对了,我一会儿去严主任那打个申请,你跑一趟我们的合作医院,去调一份材料,今天就要准备好,明天上午我们进行下一组实验。”
       “好!”
       张薇拿着文件袋走出了实验室,碰到了正走过来的戴天庆。
       戴天庆似乎是有些激动,他见到张薇连忙问道,“赵奕呢?走了吗?”
       “早就走了。”
       “真可惜,要不打电话……”戴天庆似乎有些遗憾的自语着,随后看向张薇说道,“你要不要回来,这边先让小刘干着。”
       张薇才刚要说什么,就听戴天庆道,“这边就一个积存的项目吧,你自己干,没有半年、一年的很难出成果,刚才我们有了个重大进展。”
       他说着深吸一口气,话音却变得很小声,“千万别和别人说,我们发现了赵奕说的那个,免疫细胞释放的抑制因子。”
       “发现了?”张薇顿时很惊讶。
       “嗯。”
       戴天庆继续道,“只是很巧合的,发现存在一种新的物质,含量非常的少,没有确定的检测手段,也不确定具体是什么细胞释放出来的,但是,我们能证明出,确实是多了一种物质,不出意外,就应该是抑制因子。”
       “这个发现有多么重大,你应该知道。你回来加入我们的验证工作,不出几个月时间,最少能攒够一篇,被收录而且权重很高的论文。”
       张薇听着点点头。
       如果是放在之前,她肯定会考虑一下,论文对每个研究领域的人都非常重要,被收录且权重高的论文,几乎就等于是工作成果,以后升‘研究员’也是重要的参考标准。
       现在就不一样了。
       在听了赵奕推断式的分析后,她觉得还是留在赵奕实验室,继续做项目研究更有前途,因为没有其他人会共享成果。
       在戴天庆实验室,她只是众多研究员中的一个,做的项目再重大,她只是发布边角料的成果报告。
       现在就只有赵奕、刘成杰两个人,和她一起共享成果,就算只是分到三分之一,一整个项目下来,个人成果也是斐然的。
       张薇摇头拒绝了,“我还是想下来,我们的项目已经有进展了。”
       戴天庆听罢摇头,也没有继续劝。
       他主要怕赵奕知道。
       私下里劝张薇回来还好说,就只有他和张薇知道,万一被其他人知道,传到赵奕的耳朵里,不就成了‘挖角’了?
       虽然张薇就是戴天庆实验室出来的,但总归已经进了赵奕实验室。
       “可惜了!”
       戴天庆根本就没想过,张薇说的是实话,还以为她是找个留下的借口,“既然有了进展,就加油干吧,争取把项目完成。”
       他应付着说了一句,就嘱咐道,“对了,下次赵奕来,一定让他来找我。”
       “好。”
       张薇答应下来就给赵奕发了个短信,说明‘戴天庆实验室’,找到了‘抑制因子’的蛛丝马迹。
       赵奕收到信息的时候,正在食堂里吃晚饭,他只是扫了一眼信息,根本就没太在意。
       一则,他很可能有抑制因子,发现了也是很正常的。
       二则,他不太在意过去的项目了。
       当时只是帮张薇完成项目,发现新的抑制因子之类,真的就只是附带的。
       而且……
       就算发现了新的因子,做了一系列实验验证,发布了大量相关的论文,他也就是个‘逻辑推断者’,并没有参与到实验验证中,不管是名誉上、金钱上,都会再进一步。
       总之,意义不大。
       赵奕还是安心享受大学生活上,他想过一个‘不需要考虑研究’的军训。
       不需要研究,也就不需要思考。
       做一份长期需要用脑的工作,不用思考就等于是放松,哪怕是做体力劳动也一样,因为完全不用费脑子,就会感觉到浑身很轻松。
       当然,前提是不能太累。
       现在就是这样。
       好多学生都在抱怨军训中的苦和累,赵奕倒是很享受军训过程,白天就是一起训练一下,左右转、齐步走、踢正步,不断的训练队列,闲暇时也能和其他人聊聊,生活确实是很轻松。
       军训进入到中期,就是不断的练队列、踢正步。
       黑胖子教官对一排的要求不高,就是‘不能明显比其他排差’,最少也有整齐的感觉,不能出现太明显的问题。
       这个要求并不高。
       但是人多起来就是这样,偶尔就会有出错的学生,转一下都会分不清左右,几天练下来也会一些小错误。
       第四天军训过程中,黑胖子教官要求严格了些,训练时间也不比其他排短,要求变得严格以后,队列明显整齐了不少。
       这大概就是‘压力带来成果’的实例。
       赵奕享受军训生活的过程中,最大的收获就是不用担心‘运动币’,每天早早的就刷满了,六个币确实是不多,但有总要比没有好。
       学习币,真是永远不嫌多。
       第五天的上午,期待的项目到来了--
       打靶!
       一排的打靶安排的时间很早,是在上午八点半,吃过早餐结束以后,大家就一起乘车去了靶场。
       靶场是在郊外的一片农田里,处在军事管制区域,大家依次排队领枪,到了射击的地方再领子弹,上膛打靶。
       其实学生军训打靶只是走个形式,没有任何训练的情况下,也不可能要求能命中靶子,打出什么好成绩。
       当然,形式也是要走完的。
       每个学生的打靶成绩还是要做记录的,大体就是拖靶也给个及格分。
       总之,肯定及格。
       赵奕对打靶也有些兴趣,国人一辈子都少有,持真枪射击的经历。
       他被安排最后一组。
       这也算是特殊照顾的一种,因为每个排分到的子弹,总归会多数一部分,最后一组看教官的心情,就能多打几发子弹。
       赵奕把玩着手里的小口径步枪,和被分在一组的其他人,过去领取了子弹。
       他就在黑胖子教官旁边。
       黑胖子教官不断的开口说着,“要端好枪,顶在肩膀上,一定要挨得紧一些,后坐力大可能会受伤……”
       赵奕上好了仔细,趴下来认真的瞄准百米外的靶子。
       百米外,真的有点远!
       前面好多学生几枪都是拖把,十枪能有三、四枪中靶,就已经是不错的成绩,打多少环就根本不同谈了。
       赵奕等着黑胖子教官的号令,忽然想起了投篮……
       对啊!
       《联络率》!
       他马上使用了《联络率》,把打靶命中十环算作了结果,几乎没什么精力消耗,就知道枪口对准哪个点。
       相对于投篮来说,打靶要简单的多。
       只要枪口对准了位置,动作标准稳住枪身,就没有‘用力大小’的问题。
       按照黑胖子教官的指导,把枪后座用力顶在肩膀上,枪口稳稳的对准位置。
       “射击!”
       在一声号令下,迅速扣下了扳机。
       “嘭!”
       随着一声枪响,子弹瞬时冲了出去,下一刻远处的靶子出现了短暂的晃动。
       当然了。
       一排人同时进行的打靶,有靶子被击中很正常,也根本没有人在乎。
       第二枪。
       第三枪……
       很快就完成了五枪,第一轮射击结束了。
       “停下!”
       黑胖子教官用力喊了一声,仔细检查每一个人的枪,还一一拉上了枪栓,才挥手示意记录员过去记成绩。
       记录员过去一一记录成绩,只刚走到第一个靶子前,顿时就愣住了。
       只见靶子上十环的圈里有五个洞……
       五个十环?
       真的假的?
       他揉了揉眼再看了一次,惊讶的做出了记录,随后再记录好其他人的成绩,马上朝这边跑了过去。
       “一号是谁?”
       “一号?”
       旁边的人都看向赵奕。
       黑胖子教官连忙问道,“怎么了?”
       “五个十环!”
       “啊?”
       “全部十环!”记录员明显有些激动,“是学生打的吗?神枪手啊!运气也真好。”
       看到学生们有些不明白,他马上解释了一句,“就这个破枪,误差太大,神枪手都不敢保证,能连续五次打十环!”
       顿时。
       旁边的人都看向了赵奕,黑胖子教官惊讶道,“赵奕,真行啊,神枪手啊!”
       “再来一次!”
       “你们也准备,第二波射击!”
       赵奕轻笑一声,端好了枪趴在地上,仔细的进行瞄准。
       “射击!”
       “嘭、嘭、嘭,嘭!嘭!”
       这次速度比上次更快。
       记录员迅速跑到了靶子那里,马上查看起赵奕的成绩,旋即惊讶的长大的嘴巴,“又是五个十环!”
       他感觉非常不可思议。
       部队里也有打靶准头好的,但端着55式步枪,想连续十次命中十环,真的很靠运气。
       现在只是学生军训打靶,学生肯定没练习过,多数都是第二次打靶,有的高中军训都不一定有打靶项目,也就只是第一次,结果就全都是十环。
       “练过吧?”
       指导员记录好了成绩,快速跑过去和赵奕说道。
       “第一次,运气好吧!”赵奕不在意的笑笑。
       “如果是第一次,就太厉害了,你很有射击天赋,有没有考虑过,往射击运动员方向发展?我觉得你去正规的练练,能到奥运上拿个金牌。”
       “长官,你这就错了吧!”旁边范雷笑着忽然说了句,“赵奕可是国宝级的天才。奥运射击队可不缺能拿金牌的运动员,但国内的数学还要靠他呢!”
       赵奕隐秘的朝着范雷竖起大拇指。
       听听!
       这话说的多好啊!
       做个记录写在书本上,都能流传千古!
       黑胖子教官和记录员,都想让赵奕再试上一轮,反正子弹还有一些。
       赵奕却失去了兴趣。
       主要是……
       依靠《联络率》命中十环,也真是没什么意思,就好像完成工作一样,他又不是射击队的,打十发子弹可以了。
       等赵奕和其他学生离开后,下个排还在临阵磨枪的,谈着怎么端枪的问题,记录员就拿起了赵奕的枪,瞄准试了几发。
       再到靶子那边看成绩:五环、六环、七环、四环、脱靶?
       “这枪有问题!”
       “我平均怎么也有七环以上吧?”
       “可是……”
       “他是怎么用一杆准度不够的枪,打出连续十个十环的?”记录员愣愣的站在靶前,都有些怀疑人生了。
新书推荐: 桃运医圣修仙我有强化炉从封于修开始的灵气复苏神话:天罡地煞在新世界的躺赢人生万界狂蟒轻功混异界修罗战神在都市天下寻妖流氓少爷我家系统太佛系星空游魂影视世界里的魔法师我能进入洪荒世界我们都是坏孩子天策之道赢在秋毫晋庆都市修真论坛罪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