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运动骨科学术大会”准时召开。
祝同益院士以主持人的身份上台,一口气说了三个笑话,逗出满场的笑声。
之后,就是漫漫长的专业的学术演讲了。
中间全凭主持人出面,再讲几个笑话的时候,才能引起大家的关注。
凌然坐在靠前的观众位,似懂非懂的听着。在中国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大家都用英文发言已是惯例了,原因不去追溯,其结果就是……懂一点英文的和不懂英文的,以及不能熟练掌握英文的医生,都听不懂会议发言。
尤其是在印度人、日本人、韩国人、阿根廷人……以及一切非英语母语国家的人上台的时候,能够熟练掌握英文的医生,也该听不懂发言了。
于是,在第一场学术演讲之后,老外已是纷纷离席。
中国医生出于捧场的目的,暂时还不好离开。
但是,即便是当着满场的中国人的面,台上的中国医生,还是坚定不移的使用中式英语来发言。
最后的几名老外坚持不下去,也只好离开了。
台上演讲的中国人不由的松了一口气,会场仍有老外的情况下,他们磕磕巴巴的说英语,也是有一定的心理负担的大家都是素质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也都希望尽可能的不要给祖国母亲抹黑的等到老外离开了,这层负担没有了,那他们说英语就可以很随意了,反正也没什么人能听得懂,有些句子在嘴里绕巴绕吧,糊弄过去也就好了。
凌然默默起身,离开了会场。
门口的纪天禄和布兰顿都有些等急了的样子。
“你再不出来,我就要去叫你了。”纪天禄自己就是骨关节与运动医学中心的主任,偏偏可以自由行动,不用去会场里充当人数。
凌然摸摸脑袋:“你们找到了合适的病人”纪天禄指指布兰顿。
布兰顿立即点头,道:“我找人调试了网络,老师也会实时观看的。”
凌然不由的高看了布兰顿一眼,再问:“做什么手术?”
“跟腱修补术。”布兰顿毫不犹豫的回答。
他不知道凌然的关节镜做的怎么样,但他是非常好奇凌然的跟腱修补术做的怎么样的。
凌然点点头:“那就跟腱修补术?”
他是看向纪天禄的。
“可以。”纪天禄也回答的果断。
“凌然医生,顺手打开了自己的手机,并转向凌然。
凌然镜头感极好的偏了偏脑袋,并露出一丝微笑。
他从幼儿园时代开始,就经常面对镜头的。素不相识的幼儿园的家长,花费好几天的收入买到的胶卷,一次只能拍照28或30张照片,在给全家人照过之后,还经常会特意留一张拍凌然,就是为了向亲戚朋友们看照片的时候,说说这个帅的不行的女儿(儿子)的同学。
如果向串门的亲戚朋友展示相片册有点赞数量记录的话,凌然的照片估计能够获得点赞数第一的标志。
布兰顿对凌然的镜头感颇感惊喜。
他其实是蛮喜欢自己up主的生活的,给几百上千名观众,或者更多人展现自己的生活,在布兰顿的感觉里,是比在手术室里给几个人耍帅开心的事。
关键问题是,他在手术室里往往还不能耍帅。
有一位大牛级的老师,以及多名精英师兄弟之后,小师弟的生活是很难捱的。
布兰顿将手机摄像头,长时间的对准凌然,并看着上面个位数的观众,面露微笑,道:“先生们,女士们,我已经获得了当地医院的认可,并争取了患者和家属的同意,这里是我得到的文件……”
布兰顿既是给自己做一个备份,也是给老师和同学们说明情况,以免招致不必要的诉讼。
凌然颇为安静的在前面走着,对布兰顿的做法不赞成也不反感。
比起其他人来说,这个英国人至少算是个有用的人。毕竟,凌然自己都没混到手术,布兰顿一说,总归是找来了病人,这就很不容易了。
会议期间,祝同益对骨关节与运动医学中心管理的格外严格,手术室和病床空着都不能随便用,就是担心有需求的时候没位置。
他的研究中心的规模本来就小,不如此的话,还真的容易遇到问题。
当然,布兰顿的需求就不能算是“随便用”了,他的up主的身份甚至发挥了作用,但祝同益知道,布兰顿的视频直接联到了国外,让华莱士等人都能看到,祝同益就直接同意了。
或许,在祝同益的脑海中,这就相当于春节晚会上连线分会场了。
布兰顿边走边说话,到了手术间的时候,仍然只有个位数的观众。
好在都是真实观众,也算是满足布兰顿的最低要求了。
布兰顿的底线是3个人,少于三个人,
纪天禄看着他不停的说话,有些好笑。又不太明白直播的时候。但他的英文足够好,完全听得懂布兰顿的话,所以又忍不住笑意。
凌然表情如一,正正常常的洗澡、换内裤,换洗手服,并在此过程中将布兰顿驱逐出去而已。
“接下来,我们就要给一名中国的举重运动员做手术了。这名举重运动员曾经得到过当地的冠军,大概是郡一级。但是,据我所知,当地人口有2000万之多,非常可怕……”
“凌然是中国年轻一代的医生,他刚刚从医学院毕业不久,似乎是这样……”
“他今天要做的是跟腱修补术,就是缝合跟腱部位……说着些没什么用的话填补时间,也算是给有可能来的老师,
凌然完全不管他,好容易看到有病人上手术台,凌然的眼睛都在冒光了。
“给大郎喂药。”凌然就差直接抓刀了。
病人还好奇外国人的拍摄呢,这边就听到奇怪的名词,再晃晃脑袋,180多斤的壮硕身体就松弛下来了。
凌然暗暗小腿的位置,再确定了一下情况,就道:“我要拉一个大口子。”
这是给麻醉医生说的。
麻醉医看着监视屏上的bis模块,等了几秒钟,道:“深度合适,大郎睡熟了,小庆可入。”
凌然对各种形式的调侃向来免疫,持弓式的手法,一把就拉了个大口子。
“凌医生喜欢更大的开口吗?”布兰顿抓着手机问。
纪天禄充当翻译,重复了一遍。
凌然头也不抬的道:“病人希望得到更健康的跟腱,不在乎小腿的伤疤长短。”
布兰顿笑道:“虽然不在乎,但还是小一点的开口会更令人高兴吧,我的很多病人,以前都是不在乎这些的,最近一些年,他们的想法却发生了变化……”
嘟嘟。
他的手机无声的震动起来,代表着有留言出现。
布兰顿惊喜的看过去,有留言就是幸福的。
留言来自华莱士2781:镜头对准手术区域!
看到“wallace”的单词,布兰顿立即觉得惊大于喜了:导师是嫌我话太多了?
布兰顿连忙将手机摄像头放近了一些,以较为清晰的看到手术视野。
凌然戴着白手套的手指,正在有条不紊的分离跟腱。
布兰顿亲眼看着混乱的手术区域,变的规整起来。
布兰顿悚然一惊,他的手机更是连续震动起来。
“这是在中国的手术吗?”
“很高的水平了。”
“让我看看外科医生的脸。”
“谁能找到他的资料。不停的发出命令。
他的弟子们也就只好不停的给予回答。
华莱士成名多年,教导过的医生遍布全球,召集到了不少人。
布兰顿亲眼看着手机左下角的观看人数变成了两位数,不由的浑身战栗起来。
他的这些师兄弟里面,可是有牛人的。
现在如果有十几个人观看的话,说不定就有几位厉害的师兄在看了。
布兰顿的发言都不由的精神起来,内容也更加医学化起来:“凌医生开始处理马尾跟腱部分了,他对附近的血管非常看重,很谨慎的对待它们……”
“在此前的视频中,凌医生缝合血管的速度非常快,现在可以看出来,他优先处理的并不是跟腱本身,而是跟腱周围的血管网。”
“唔……速度不是很快,但是顺序与我们正常的跟腱修补术完全不同。他们将之称为方案a,很有未来气息的样子。”
布兰顿还待再说,手机再次疯狂的震动起来,以至于布兰顿不得不先关闭此功能,再去看上面的留言:
华莱士2781:镜头近一点!
华莱士2781:你不需要为大家解说!
华莱士2781:近一点,不要晃
布兰顿感觉有些委屈。我连摄像头都不能控制,
当然,他现在的摄像头只是手机摄像头,但是,手机摄像头也是摄像头啊,也就是兼职主播来操作。
手机又嗡的震动了一下。
经过布兰顿的调整,现在只有“华莱士2781”说话,才会被提醒。
布兰顿默默的转动了一下屏幕,就见一条新消息刷了出来:
华莱士2781:对焦!
布兰顿讽刺的皱皱鼻子:对焦是什么鬼?现在的手机都是自动对焦的,总是如此的天真……
布兰顿一边在内心嘲讽,一边将手机对着凌然操作的方向,前后移动了几下。
嗡。
华莱士2781:可以一点了。
布兰顿如释重负,露出讨好的微笑,说:“凌医生的操作倾向于……”
嗡。
华莱士2781:安静。
布兰顿愣一愣,乖乖的闭嘴了。
手机屏幕里,似乎还飘着其他人说的话,布兰顿都无心再看了。
一个连说话都不被允许的主播,
手术室里,一样是颇为安静。
凌然做事向来不喜多话。
他如果说话太多的话,就会有很多女孩子涌过来,以至于做事都没办法好好做了。
纪天禄平日里倒是有些闷骚,四十多岁的外科大夫,说骚话都是一流的,何况今天配置的还是两名小护士,有可能都没听过他的经典笑话……
最终,还是爱国的责任拉住了纪天禄。
他也不好意思在可能的一群老外面前乱说话啊。
于是,手术室就变成了凌然最期待的场所。
安静、秩序、有价值。
凌然的心里乐呵呵的做着手术,而且有越做越慢的趋势。
给运动员做手术,选择的方案a的跟腱修补术,原本就是一个耗时较长的手术,14厘米长的切口,本来就是为了有足够的视野进行缝合。
凌然就算是做的再慢再细致,也比普通医生的操作速度快的多。
而从凌然的角度来说,他是有享受的感觉的。
就像是前两天通过大体老师学习一样,得要细细品味,才能有所感,有所得,有所学。
嗡。
华莱士2781:跟腱下端是腱皮缝合,有依据还是个人习惯?
布兰顿愣了一下,总算带着脑子,连忙代为问出,道:“凌医生,跟腱下端,您用了腱皮缝合,这个是有相关研究的吗?”
“有人用兔子做过实验。”凌然对于相关研究还是颇为了解的。
布兰顿于是快速的翻译成了英文,顺便看了一眼手机屏幕。
恩,观看人数已经上涨到了22人,极其难得了。
尤其是考虑到视频没有他本人的解说,还能有这样的成绩,那就更加令人欣喜了。
布兰顿也只能欣喜了。
……
会场。
会议依旧在按部就班的进行中。
主会场自不用说,目前主要就是摄像机的天下。演讲者用糊版的英语讲话,听众用糊掉的耳朵听讲话,所有表情动作和语言都是表现给摄像机看的。
倒是几个分会场,表现出了相当的灵活性。
组委会给了几个议题以后,就将会场交给医生们自由使用了,有较小的分会场里,连主持人都是大家自己兼任的,或者干脆就没有。
偏偏是这样的会场,最为活跃。
有的医生站在台上分享自己遇到的案例,有的医生大声的谈论医疗政策,还有的医生介绍最新的研究成果,并且邀朋引伴的谈论合作。
就各种学科的国际化程度来说,医疗行业可谓其中的翘楚。而就国际合作的频率和深入程度来说,临床医学的表现也是远远超过了其他学科。
临床医学是面对人类的学科,它的合作,不用太多的语言、文化或者传统的东西。当性命攸关的时候,最先飘散的,永远是附着于**之上的精神元素。
而在临床医学中,总是不免有一些现实的因素,促使了人们的合作。
较为常见的比如地区性疾病,如疟疾就在热带地区常见,非热带的医院和临床医生想研究它,最好的选择就是找热带地区的医生来合作。
鼠疫等传染性疾病,也很需要合作研究,否则,流行病发生的区域不一定有相关研究的医院,而相关研究的医院,也不可能放任辖区内疾病频发。
落在运动骨科方面,最常见的合作就是运动员和医生的流动。
一些运动大国,并不一定是医疗大国,互相之间的需要,是驱动合作的第一原因。
医生们也不指望几句话就能定下一次合作,但相互接触的依旧是乐此不疲。”一名医生上台,将手机甩了甩,就开始联线。
这是会场早就设计好的部分。
不一会的功夫,那医生就将手机与小会场的屏幕给联通了。
众人面前,陡然出现一片手术区域。
“喂,吓人一跳啊。”一名中国医生跳了起来。
“跟腱修补术。只说明了手术内容,就坐回到了位置上。不觉得有些不屑。
放视频的医生只是笑笑,道:“我觉得做的不错,英国的华莱士医生推荐的。”
“布伦特华莱士?”
“是。”
简单的几句话之后,就有人将注意力放在了屏幕上。
虽然都是来参加国际会议的医生了,但大家的水平还是千差万别,且有不同的偏向。
不过,跟腱修补术是基础中的基础手术,倒是不会有人看不懂。
“做的很复杂啊。”
“祝同益的方案a。”
“操作挺难的。”
“效果据说是不错。”
小会场内的医生们小声的讨论着。
运动医学本来就是奔高端而去的,做医生的本来都是有随时学习的思想准备的,运动医学对于新技术的痴迷就更不用说了。
有钱的运动员总是希望得到最新的技术支持,这也是医生们不断学习的动力。
对于祝同益的方案a,大家也是不免好奇。
“这是祝同益医生在做手术?”有人忽然问了出来。
“是医院的医生。”
“做的这么好?是什么人?应该也参会了吧。”
医生们这么说着,就有聪明的医药代表出去忙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