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弟?”五郎和六郎都有点惊讶,五郎开口问道:“病很急吗?”

       “很急,非国手,不可治。”

       六郎行礼道:“既然如此,那去了王府,要了王家家书后,我便携家书出发,日夜兼程,必定将书信送给王焘先生。”

       “好,到时候,我去给你讨一面敕走马银牌。”

       “多谢公主!”六郎施了一礼。

       这敕走马银牌可不容易得,唐代驿舍,驿馆发达,六郎要日夜兼程,通过驿站自然是最好的办法,而凡须乘坐驿站车马、船舟和住宿驿舍者,统称驿使。

       驿使发遣均要在中央门下省或地方留守及诸军州处领取符券。

       唐之符券共分四种:即纸券、角符、传符和银牌。

       纸券、角符以纸为之;传符形似龙身,以铜制作;银牌阔二点五寸,长五寸,其上隶书五字:“敕走马银牌”。

       驿使持此符券交付有司查验签署后,方可通行。

       据《唐六典》卷五《尚书兵部.驾部员外郎》记载,开元年间,每三十里设置一驿,全国共有馆驿一千六百四十三所,其中陆驿一千二百九十七所,水驿二百六十所,水陆相兼者八十六所。

       如果在地势险要及须依附水草的地方,则不必以三十里为限。

       即以每三十里置一驿推算,全国驿道的长度可达近五万里。

       其实,这个数字还不包括唐王朝修建在边地和偏僻之地的驿路以及后来新修的馆驿。

       如贞观二十一年(647年),李世民就曾于突厥以北、回纥以南开辟一道,谓之参天可汗道,置六十六驿,”以通北荒”;安史之乱后,唐宪宗和唐宣宗时期都先后修文川谷路和自夏州至丰州分别置八驿和十一驿等。

       由此可知,有唐一朝的驿道之广,驿站之多,军事交通之发达。

       因此,李梦祈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要讨一面银牌给六郎,好让他利用驿站赶路。

       损公肥私?这算不上,这天下,乃是李唐天下,这种行为,充其量算是家族企业里面得宠的女儿,吩咐下面的员工办点事情罢了,又算得上什么呢?

       于是,李梦祈摆驾王府,五郎,六郎,带着十个奴婢,内着皮甲,腰配刀剑,来到了王府之外。

       王焘长子,听到是万春公主驾到,立刻迎了出来。

       王修诚今年已有五十多岁,在太学任职,他行礼道:“拜见万春公主,公主今日大驾光临,有何事吗?若有事,下臣必竭尽全力。”

       李梦祈点了点头,回礼道:“王先生好,今日万春来此,确有要事,我郎君如今在神武军中任职,他有一位朋友,娘子病重,非得先生之父出马不可。”

       “等等,你说是哪里?”王修诚有点懵:“家父如今在大宁,神武军,好像在陇右吧?”

       “不错。”六郎开口说道:“神武军在石堡城,离大宁郡一两千里。”

       王修诚嘴角抽搐,道:“家父今年高寿八十,一两千里……”

       王焘可是八十岁了,让他横跨千里去救人?若不是今天来的是万春公主李梦祈,别说救人,王修诚现在已经喊人出来打人了。

       李梦祈听到这话,脸上也露出了难色,她也不知道王焘都八十岁了啊,让一个八十老者,去千里之外救一个人,确实是太为难人了。

       于是,众人都沉默了,气氛顿时尴尬了起来。

       李梦祈想了想,道:“也罢,既然如此,那我写给王老一封信,陈述事情原委,再看王老去不去吧。”

       王修诚听到这话,眉头一皱,为人子女者,怎会希望自己父母劳累奔波?八十了啊!

       王修诚实在是无语至极,要不是今天是公主来了,他现在就冷脸让他们滚蛋了。

       王修诚勉强行礼道:“一切全凭公主吩咐,公主愿意如何,便如何吧,只是这信,我绝不会写的。”

       李梦祈理解的点了点头:“王先生安心,我绝不会做什么让王老为难的事情,您大可放心。”

       李梦祈施了一礼,然后便告辞了,六郎不满的看了王修诚一眼,等出了王府后,六郎抱怨了起来:“五哥,不就是写封信吗?那王焘之子还推三阻四的,真是……”

       “六哥,这也是应有之义。”李梦祈坐在车里,掀开车帘道:“王老真的年纪太大了,为人子女,谁希望父母奔波呢?”

       “我希望……”六郎下意识的说了一句,旋即沉默了,他哪里还有父母呢?

       六郎道了声歉,然后沉默了起来,五郎和李梦祈也不知道说什么好。

       回到公主府,李梦祈花半个时辰写好了信,然后交给了六郎。

       然后,李梦祈亲自去门下省拿了一块银牌。

       门下省之事,理论上皆由左相陈希烈而决,然而,只是理论罢了。

       天宝五年(746年),陈希烈被任命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成为宰相。

       当时,李林甫专断朝政,他认为陈希烈深受皇帝宠信,而且性情谦柔,容易控制,因此荐其为相。

       天宝六年(747年),陈希烈升任左相,兼兵部尚书,封颍川郡公。

       陈希烈拜相后,与李林甫相得甚欢。

       李林甫为相多年,权倾朝野,虽然其阴险奸诈足以巩固自己的地位,但也深得陈希烈的佐佑唱和之力。

       当时,李林甫在家中处理政务,百官都集聚到他府前等候召见。

       而陈希烈虽坐镇政事堂,却无人谒见,他只是在公文上署名而已。

       按李泰初的话来说,这就是一个只求自保的老王八,李林甫后来死了,这老东西就依附杨国忠。

       后来安史之乱,身为宰相的他还投降了,实在是一个于国无益的宰相。

       李梦祈也知道,这陈希烈并没有实权,所以她去门下省之前,先拜会了李林甫。

       按理来说,李林甫比唐玄宗还高一辈,不过没人敢这么说而已。

       因此,算起来是李林甫侄孙女的李梦祈,只是撒了个娇,李林甫就笑呵呵的说道:“要银牌当然可以,我这就让门下省的官员送过来。”
新书推荐: 徒儿休走狼少女的异界大冒险聊斋之剑仙重生之篮球与人生绝世小受倾天下军工重器重生蔷薇岁月之1979重生成橘猫我在等,等风等你来2我家老婆实在太安分二十四小尸末日强者录大腕崛起超越轮回星河剑帝NBA:从2K导入DNA开始魔药学者寻找节操的战神重生后影帝想当儿砸他爸大师兄是魔门典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