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方从丑国出发赶到复活群岛上,花费了两天多,将近三天的时间。

       从如此遥远的路程上就能看明白——复活节岛完全是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孤岛!

       这岛往东3500公里才能到达智利,往西7500公里才能到达澳小利亚,往北5000公里才能到达丑国,往南4500公里才能到达南极。

       离谱的很。

       这个岛与最近的有人居住的岛屿都是2000公里以外,已经和毕方本来要去的努尹环礁差不多的偏僻了。

       毕方一边走一边介绍着复活节岛的相关历史和信息,路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些高达数米,用石头凋刻而成的巨型人像

       偶尔毕方也会驻足,对准几个石像仔细拍摄,展示一些细节。

       许多人都从图片视角看过,也了解过这些巨大的石像,只不过从旁观者的视角来看,这些石像的造型似乎有些憨憨的。

       现代人经历过数百米高楼的巨物轰炸,许多凋塑物更是高达十米,数十米,因此从照片上看,可能并不觉得这些四五米高石像有多么的令人惊奇。

       但从古人,乃至现代人从下而上的仰望下,这些人像依旧神秘狰狞,让人望而生畏。

       这样的凋塑,在复活节岛上足足有数百个。

       “如此多巨大的石像让探险家罗格文感到震惊,但是洛杰文在他的航海日记中只对这些巨型石像做了简短的记录,就匆匆地离开了复活节岛。”

       “直到50年后,央国另一位着名的探险家库克船长也来到了复活节岛,并第一次对这里的石头凋像进行了测量。”

       “最后发现,复活节岛共有800多尊被当地人称为‘默艾’的石头巨像,‘默艾’平均高度约有4米,重量大约在十几吨以上,最大的一座高21.6米,重100多吨。”

       “这些石头凋像大部分都是根据同一个样式凋刻,有的石像头上还戴有岩石做的红帽子。所有的石像都是长脸、长耳,身体直到胯部,而石像的眼睛是用珊瑚和深色石头做成的。”

       毕方伸手触摸着粗糙的石像,哪怕不发力,也能感受到它的厚重。

       石头也有自己的生命史,虽然这段生命史和动植物的生命史有着显着的区别。

       不管是马路上的石头,还是田野中的石头,它们常年经受着日晒雨淋,车马的践踏,还有微生物的作用,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变化,变成新的东西。

       人类看不见它们的变化,因为它们的变化很小。

       我们的肉眼无法察觉,但我们清楚的知道它的变化。

       “如果我们可以改变时间流逝的速度,像拍摄电影一样把千百万年的历史拍摄下来,然后飞快地放映这部片子,我们在几个小时内会发现大自然的巨大变化。”

       “海洋的深处出现山脉,山脉上升到地面之后又变成了凹地,炙热的熔化物中出现矿物,然后矿物碎成粉末,接着变成了黏土。”

       “无数的动植物在不过数秒的时间跨度内变成了厚重的石灰岩,在几分钟内,人们把矿山变成了平地,把矿石变成了铁板、铁轨,或者各种机器。”

       “在这个跳动的画面中,所有的东西都在以闪电般的速度发生变化,最后......”毕方指着自己的鼻子,“我出现在了你们面前。”

       【糙,鸡皮疙瘩起来了】

       【这画面感是怎么回事啊(抱头痛哭)】

       【这是文桉吧,一定是文桉吧

       “咳咳,其实我想说的是,哪怕是你从路边随手捡到的一块石头,它也可能拥有超过几千几万年,千百万年,甚至是几亿年的历史,但这样的自然历史对我们而言,并无任何价值。”

       毕方拍着石像笑出了声。

       “真正有价值的,是我们面前这些,有过真实生物参与的,具有浓厚人文历史的石头。”

       “它们见证了时间跨度上的一部分,穿越了无尽的时空与现代人对话,让我们能从某些细节窥探到古人类思想的一角,证明他们来过,存在过,鲜活过。”

       “不过介绍就那么多了,大家要是真感兴趣以后如果有机会可以来岛上看看,我们要开始今天的主体。”

       拿了人家的证明,自然要办好旅游推销工作。

       “今天我来到这座岛上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找到合适的木材,建造一艘合适的木船,然后利用它,横渡整个南太平洋,穿越过尼莫点。”

       【尼莫点,尼莫点是啥】

       【所以这和沙漠到底有什么关系啊】

       【海岛上也有沙漠吗】

       不出意外,尼莫点这个词语一处,许多观众都蒙圈了。

       别说了解,连听都没听说过。

       “所谓的尼莫点,便是‘海洋难抵极’,而它的地理位置是在南纬48度52.6分,西经123度23.6分。”

       毕方介绍了一下什么是尼莫点,以及距离它最近的三座岛屿,还有自己为什么会到复活节岛上的原因。

       众人这才隐隐约约明白一些,毕竟这是一座旅游热门岛,实在不像是有什么值得冒险的地方。

       总不见得时隔三月,又来一次央国划水行吧?

       未免太对不起观众了。

       “在各种旅游和探险类的文字中,人们常会提到世界的尽头,比如南北极、珠穆朗玛峰、撒哈拉沙漠、西伯利亚等等。”

       “事实上,这些地方的人气都比尼莫点要‘旺’很多。”

       “珠峰即便不考虑每年的登山者,山脚下也生活着上万名夏尔巴人。”

       “撒哈拉沙漠的边缘和西伯利亚虽然人口密度很小,但也有居民生活。”

       “南极点和北极点倒确实没人住,但南极洲上还是有科考站的,北极圈内也有不少城市。”

       “但是以尼莫点为圆心,半径3000公里的范围内都没有任何人类定居点。”

       “距离尼莫极点最近的有人类,可能不在陆地上,而是在太空中。如果我在正确的时间经过尼莫点,那么距离我最近的人类,应该是在300多公里高空中空间站里的宇航员。”

       毕方指向头顶湛蓝的天空。

       许多人情不自禁的跟随着毕方的动作抬头向上看去,

       尼莫点,一个会让人享受绝对意义上孤独的地方。就是要在十五天内做出一艘合格的船只,然后我会驾驭着它,穿过这个星球上最孤独的海洋点。”

       毕方的话语掷地有声。

       【真他妈牛皮,就是这个味

       弹幕一时间遮蔽了画面,横飞得极快,不过毕方神经反射快,动态视力又好,捕捉到了其中的几条疑问。

       【不对啊,那么大的太平洋,总不见得没有船吧?】

       【确实,只有头顶的空间站才有人,未免有些夸张了,远洋渔船,还有货轮什么的,不都是有人的吗?】

       有人觉得毕方言辞夸大,甚至语气冲的说主播都喜欢夸大事实,夺人眼球。

       “不好意思,还真没有。”毕方笑容不减,指向的面前的大海,“我们所在的地方,是南半球,而世界上绝大部分的船运,是国与国之间进行,都集中在北半球。”

       “当然,不是说南半球没有航运,南美洲,南非,还有澳小利亚,都在南半球,虽然体量小了点,却也还是有的,可它们之间的航运,也并不经过以尼莫点为中心的南太平洋。”

       “且不说经不经过,学过高中地理的应该都知道,海洋中是有洋流的,轮船在洋流上得到速度的加持,要大得多得多,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整个南太平洋,除了一个大洋环流,就没有任何其他洋流。”

       “这就导致了两个情况,轮船走这边不值当,也没目标,远洋渔船更不会到这里来捕鱼,因为这里可以说,几乎就没有鱼。”

       没有鱼?

       怎么可能?

       这下子不仅是小部分观众不信了,绝大多数人都不愿意相信。附近接近三千公里,那是极其巨大的一个地方,这么大的地方,说没有鱼?

       而且没有人,不就意味着没有过渡捕捞,渔业资源应该更加丰富吗?

       “恰恰相反,周围的旋转水域几乎完全阻挡了丰富的营养物质在这里停留,这里就是一片荒芜的海洋沙漠!”

       毕方语出惊人。

       整个环南太平洋洋流围住了这片海洋,就像是一个台风圈住了这里,所有的外来物质都被这层洋流所阻挡,带到了其他地方去,

       再加上这里完全没有陆地的存在,有机物的流入就更没有希望。

       这些极端的自然环境导致此处的营养物质非常稀少,无法支撑起上层建筑,所以生物数量也非常稀少,大型的海洋生物更是几乎没有。

       【听起来难度更大了啊】

       【那这样怎么横渡啊,那么长时间,老方吃什么?】

       【草,这不是地狱模式吗?比沙漠更糟】

       【话说,怎么没人问问刚才方神的前半程是什么意思?有前半程,就是说还有后半程了?横渡完尼莫点,沙漠的话,接下来是去撒哈拉?】

       “恭喜这位名叫小胡子的奶瓶网友,你猜对了,可惜没有奖。”

       毕方环顾四周,试图在视线范围内找到一片小树林,“横渡尼莫点之后,我就会去撒哈拉,同样也是穿越,从我开始横渡,到穿越撒哈拉,整个过程会限制在一百二十天内。”

       “在此之前,我有十五天的时间准备船只,所以我要选点好木头,支撑着我完成横渡。”

       听完毕方接下来一百多天的计划,水友们转动着手指,不知道要发写什么弹幕。

       一如既往的牛逼?

       的确如此,尼莫点是什么,大家不清楚,撒哈拉有多牛逼,大家可知道。

       就像毕方说的那样,边缘有人生存,可内部地区绝对是死亡禁区,人类根本无法长期生存,在这里就是异化到不能再异化的其他生物。

       可老喊牛逼,似乎有些重复和单调了。

       不喊牛逼,这件事又确实牛逼。

       总之就是......

       【很离谱】

       【在老方出来之前,

       【华夏直播才是最叼的】

       【emmm,不知道说些什么,感觉方神玩的越来越大了】

       【上次北极求生一百天,这次就是尼莫点撒哈拉两连横渡,刺激啊】

       【又能看个爽了。】

       【可这里有树吗,我都看老方走了十来分钟了,连片林子都没有啊!】

       毕方走在草地之上,复活节岛上近乎就是一片草原,间或夹杂着灌木,偶尔来个高高的,也是巨石人像,似乎根本没有树木的存在。

       【不对啊,复活节岛按照老方说的,有一百多平方公里,大得很,肯定不会是海风原因,怎么会没有树?】

       【地上这是黑土吗?看着很肥沃啊】

       “这就是石像建造成迷的问题之一了。”

       毕方叹了口气,他早就预料到这种情况,半蹲在地上,随手抓出一把泥土。

       用力一握,粘性十足,轻易的就团成了球,并且还是黑色。

       倘若是经验丰富的老农,一眼就能知道,这里的土地简直肥的流油!

       “目前在高等教育中针对特殊类土的研究很少,目前世界上有三块着名的黑土地:密西西比河流域,第聂伯河畔的黑克兰;华夏的松辽流域和三江平原,其中有受火山影响三者有二。”

       “由于目前针对黑土的研究尚不深入,我们对其很多问题也了解不深。但现有研究来看,火山的存在会对黑土的形成有促进作用,无论在物源还是地形上都有着其特有的优势。但是不能一概而论认为二者之间存在必然联系。”

       “但是不管是不是黑土,这里的土可以肯定一定是火山土,这种土同样肥沃,我举几个例子你们就懂了,大家还记不记得我曰本之旅去过的青木树海?”

       观众们点点头,想起了那片明明在都市圈,却像原始森林,最吊诡的是还经常有人在里面自杀的繁茂树林。

       “那片郁郁葱葱的神秘景观被称为树木的海洋,那就是青木树海名字的由来,就是在9世纪火山最后一次大规模喷发之后才出现的。”

       “还有夏威夷群岛,那里拥有地球上最绿色、最美丽的生态系统,然而这个田园般的群岛也完全是由火山活动形成的。”

       “复活节岛大约是在100万年前火山喷发形成的,是一个由火山石灰沉积而成的岛屿,一般而言,上面的土壤都是非常肥沃的,非常适合植物生长,往往都有非常密的森林。”

       “太平洋上有好几个像复活节岛一样的火山岛,无一例外都是树木高大,植被茂盛。”

       “除了,复活群岛。”
新书推荐: 天魔从散修开始的家族之路论狐妖的108种吃法四合院之幕后boss最高偶像极品全职保镖踏破大千科技垄断巨头同居万岁木叶之残火太刀我能掌控命运厚黑学大道天成之丹仙庆云仙剑斩诸天会穿越的面包车偏偏为君一惊鸿武夫凶猛武侠世界抽奖系统正气无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