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时雍氏府上,

       雍闿正听着族人说着孟氏一族的消息:

       “所以金旋还没有进攻孟氏一族?”

       打探消息的族人点了点头道:

       “正是,虽然金旋将大军囤到了孟氏族地之外,但未有要进攻之迹象。”

       雍闿听到这话,眉头紧锁,忍不住自语道:

       “着金旋究竟要做什么?”

       想到这两日情况,他心中便觉得不安,

       自从金旋出兵南中孟氏的消息传开,南中百族皆被震慑到了,

       纷纷前去打探,金旋会如何对待孟氏一族。

       雍氏一族也不例外,时刻注意着孟氏一族的情况,毕竟雍氏一族与孟氏的关系有些说不清,

       要是金旋攻下南中孟氏,有些事情恐怕要暴露,

       因而这几日雍氏收敛族中力量,以备不患,至于如何防备不患,也只有他心中自己清楚:

       “也不知雍氏一族将来如何?难道只能离开建宁?”

       想到这里雍闿心中有些不甘,想想雍氏一族看来历,始祖雍齿被刘邦封为了什邡侯,

       虽遭刘邦仇恨,但刘邦去世后,雍氏一族也曾风光过,可哪想侯爵世家也有衰落的一日,

       从富庶的益州蜀郡,逃至这偏僻蛮荒的南中,其中滋味何人知晓。

       所幸雍氏一族在南中扎下了根再次发展起来,渐渐成为南中大族。

       而如今又面临危机,雍氏一族将来该如何,雍闿心中有些犹豫。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了族人的声音:

       “少族长,董允送来了信件。”

       “董允!”雍闿听到这个名字愣了一下,随即便反应过来:

       “是他啊!前牂牁太守董和长子”

       “他为何会有信件给我?”

       雍闿只是疑惑了一下,便令人将信件拿了进来。

       “嗯!”雍闿看着竹简上的内容神色有些莫名,而后突然笑了笑说道:

       “这董和倒是有个好儿子!”

       说着便将竹简放在了一旁,

       虽然董允的话让他不是很高兴,但现在雍氏一族自己也面对危机,先前答应的事情已经是算是作废了。

       董允父子的事情他也顾不上管了。

       但董允提到他的父亲,反而让他想起了自己的父亲,

       想到自己那还为死去的父亲,雍闿整个人都变得阴沉了起来,

       “也不知那老家伙是否还活着,待我去看一看。”

       就在雍闿去看探望父亲的同时,董允却正被自己的父亲责罚,

       董允偷偷写信给雍闿的事情还是让董和知道了,

       当知道此事的董和是却是火冒三丈,

       这件事要是被蒋琬金旋知晓,他父子二人可就危险了。

       但当董和从董允的口中知晓了信件的内容,

       心中却却变的复杂起来,也不得不感慨一句;“自己的儿子终究是长大了!”

       想到这里,董和无奈的拍了拍儿子肩膀:

       “既然你愿意留下来陪为父,那便留下来罢!我观那金旋并非残暴善杀之人,应无甚危险。”

       董允听到此话,没有多言,只是低着头回了一个:是!

       在父子谈心的同时,董和府外蒋琬和潘濬再次到了来,

       等候仆人通报的同时,潘濬与蒋琬谈论起了雍氏一族的情况:

       “雍氏一族在南中向来跋扈,这两日如此安分,到有些不简单。”

       “恐怕是包藏祸心。”

       “确实!我也是这样认为,那雍氏一族既然能轻易背叛刘璋,那自然能背叛主公,此事上不得不防。”

       “对了!城中兵力可够?”

       听到蒋琬的询问,潘濬点了点头:

       “原先城中便有一万士卒,主公担忧建宁不稳,便又派遣了五千士卒,只要认真防备,雍氏一族不足为虑。”

       就在二人交谈之际,董和的府门缓缓打开,

       却见董和带着长子董允亲自出门相迎,其态度比蒋琬第一次见董和的时候要好上许多,

       此时的董和还未等蒋琬说话,

       便先行一步,向蒋琬施礼道:

       “不知蒋长史、潘太守前来,有失远迎。”

       蒋琬还了一礼,笑着说道:

       “这次前来有一件大事告于董太守,不知可入内详谈?”

       “大事!”董和脸上诧异的神情一闪而过,而后笑着说道:

       “既然是大事,二位里面请。”

       “董允,备酒!”

       “是!”

       ……

       董和府内,

       蒋琬跪坐于客座之上,他打量了一下屋内的环境忍不住感叹道:

       “怪不得人言,董太守清贫俭约,乃是高洁之士,此等屋宅,实在难以看出此乃一方太守府邸。”

       董和听道此话,却是摇了摇头道:

       “董和哪里敢得这样的称赞,只是不喜奢靡之风罢了!”

       董和说道这里,也不愿与蒋琬说这些无用的话,直接问起了蒋琬从到来的目的,

       而蒋琬笑了笑说道:

       “如今董太守留在牂牁,益州出现了许多不利于董太守的言论。”

       “不利的言论?”

       “正是,董太守为未战便轻易丢失在建宁,蜀郡不知建宁情况,还以为董太守降于平西将军,故欲治罪太守,

       奈何太守不在益州,所降之罪只能落在董氏一族的身上。”

       蒋琬说完此话,再看董和,却见他神色平淡,明显不相信蒋琬的话。

       然而蒋琬接下来的话让董和神色大变。

       “主公有感董太守如此大才之人落得如此下场,故而派人去将太守族人救至牂牁,如今太守的人恐怕已到路上,

       可惜南中路远,人心不定,故而想向董太守求一信物,以定人心。”

       董和听完此话,再也不能保持平静了,他指着蒋琬书说道:

       “你们怎可如此行事!”

       而面对董和的指责,蒋琬却是坦然的很,

       金旋要强行迁徙董和的族人的做法,便是出自他的提议。

       之所以这样考虑,那便因而他了解过董和家族事情,

       若是一般的家族在当地已经繁衍了数百年,强行迁徙这样的事情,根本不可能成功,

       不说人口众多,故土难离,甚至有何能发生反噬。

       但董和所在的董氏一族却是有所不同,

       这支董氏一族乃是十多年前从南郡枝江县迁徙到巴郡江州,

       迁徙本就是痛苦的事情,大部分人都不愿意离开故土前往异乡,

       所以董和所带的这支董氏族人并不多,而且都是董和的亲近之人,因而想要再次迁徙并无难度。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那便是董氏一族过的并不好。

       董氏一族乃是外来势力,本就被本地的益州士族排挤打压,

       所幸董和以清贫俭约的做法未曾站队,他面临的打压和排挤这才小了一些。,

       可就算是这样,董和还是被排挤到了建宁,

       更是不要说他的族人,因为董和名声所累,董氏族人不但不能凭借董和的名声捞的好处,

       反而过的无比清贫,有些人甚至受不了离开江州,返回南郡枝江。

       所以要将这样的董氏一族强行迁徙到牂牁那可以说并不困难。

       想到这里蒋琬淡淡的看着董和,只是等待着他的回答,

       董和此时神情却有些纠结,蒋琬的话,一开始还让他有些恼怒,

       可他毕竟是在益州排挤沉浮中度过了十多年,他能在这样恶劣的官场环境中,升得一方太守之职,心里的强大可想而知。

       因而怒火之在心中只盘旋了片刻,便慢慢的冷静了下来,

       董和看着这个叫做蒋琬的年轻人,认真的考虑这件是的根本原因,

       只是稍微的想了一下,董和便发现,这件事的目的还是他,

       想到缘由他心中隐隐后悔,当初就不该拿家族之事推脱出仕。

       可这样的念头只是一闪而过,董和便严肃的说道:

       “这样行不义之举值得吗?”

       见董和猜出了他们的目的,蒋琬也没在隐瞒,直接说道:

       “主公麾下文臣武将齐聚,奈何年纪不大,如今只缺沉稳持重之臣,令为南中安稳,董太守应得此位。”

       听到蒋琬的话,董和默默的摇了摇头,对于蒋琬的解释他心中有些触动:

       他在宦海沉浮多年,大风大浪他见识过不少,如此行事他还是第一次见。

       若是换做年轻一点的他,这样的做法虽然能逼他投降,

       但若是在迁徙途中死去一二人,恐怕……

       他带领过董氏一支长途迁徙过,其中苦难自是知晓,

       好些亲友便病死其中,甚至他的父亲也死在了途中,

       但如今形势所迫他也无可奈何,若不答应,不但是自己,便是董氏一族也无法保护,

       想到这里他对一旁的董允说道:

       “吾儿,取竹简,刀笔,玉珏来。”

       “父亲!”见蒋琬如此逼迫心有不满的董允听到此话,大为震惊,急忙劝说道:

       “父亲,母亲大病初愈,不可长途迁徙啊!”

       “不必多言,快去取来!”

       董允咬了咬牙,恨恨的看了一眼蒋琬,便去取东西。

       片刻之后,蒋琬带着竹简和董和交给他的信物离开了董和的府邸,

       但这次董和也没将二人送出,便是董允也没有出来相送,

       如此情况蒋琬自然能理解,也没有说什么。

       而一直沉默的潘濬此时却终于忍不住了,

       如此做法他心中无法认同,

       当初他也曾劝谏过主公,莫要用如此之法,可惜主公没有听,

       而如今见这件事情终于到了这个地步,潘濬再也忍不住了,便直言道:

       “兄长为何如此行事?

       蒋琬看到潘濬有些不满,摇了摇头解释道:

       “非常时期行非常之事!”

       “兄长可知,如此做法恐怕有损主公名望!”

       “主公名望!”听到这个说法,蒋琬突然失笑道:

       “承明怎知此事是有害主公名望还是加深主公名望!”

       “这……”

       潘濬自知在辩论之事上不是兄长的对手,因而说起了另一件事:

       “若迁徙途中,董和至亲因此而亡,又当如何?”

       “承明莫要忘了,主公有神异之药,如何有人伤亡?”

       “可……”

       见潘濬还要再言,蒋琬突然打断了他的话:

       “如今董和之事已经完成,我亦该返回牂牁了,多日来多有打扰,有劳承明了。”

       说完此话便不愿与潘濬多言,向前走去。

       看着蒋琬的背影,潘濬久久无语,虽然蒋琬是他的表兄,甚至他自觉蒋琬的才能要超过于他,

       但蒋琬很多事情的做法让他无法认同,

       直到如今他们二人的分歧越来越大,可如今他二人又在将军麾下为官,

       对于他们二人的关系,潘濬很是担忧,也不知将来会是如何?

       随着蒋琬和潘濬的离去,

       董和的府门前,再次回复了平静,

       而在董和的府内每个人却不是那么平静,

       尤其是董允,正值少年的他,当听到金旋要强行迁徙董氏一族,他心无比的担忧他的母亲,

       虽然在他来建宁前,母亲的病已经好多了,

       但迁徙那样劳累的事情如何能行,想到母亲要长途跋涉他心中怎能不担忧,

       “若是母亲因此而亡,金旋,蒋琬……”董允心中慢慢的积累着怒气。

       看着儿子脸上毫不掩饰的表情,董和虽然平静,但心中也是愁闷与担忧,

       但更多的是他在想着金旋值不值的他投效。

       原本还因家族在益州,而以此事推脱出仕,可如今却再无推脱之法。

       就像他知道刘璋并非明主,他身为外来之人,必定会受到排挤,但却不得不在益州为官。

       为了家族能在益州找到一条活路,此事他必须要做。

       若无他,家族早已被益州的本地士族给活吞了,

       那今,他为家族活下去,不管他心中愿不愿意,也只能臣服金旋。

       想想他本就不是愿意割舍家族之人,

       若真能割舍的下,当初孤身一人前来益州便可,

       何必将族中的老弱妇孺待至江州。

       想到这些,董和长长叹息一声,深感无力的他也只能在心中期盼族人能安全到达牂牁,莫要在路上出了差错。

       ……

       两日之后,蒋琬带着董和的信物和信件返回了牂牁。

       金旋得到这些东西大为高兴,将东西交给吕蒙,让他即刻出发江州,

       吕蒙也没有耽搁,这两日与张戌和牂牁挑选出的士卒已经熟悉了一些,相互之间的配合已经没什么大问题。

       因而金旋一声令下,吕蒙连夜启程前往江州。
新书推荐: 封神之我穿越成了妲己娱乐圈之天才人生神魔武侠最强兵王闯都市宝眷从蒙面歌手开始电影大亨重生之攻受兼备嫡女皇后最后一个轮回士武道冰尊三国外挂系统异世作弊之王重生之大文学家斗罗之开局攻略比比东离圣巫师世界里的猫妖锁轮我是卡卡卡卡卡巫女桔梗酱的现代除魔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