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土豪啊(求订阅!)
第二天
张海再次来到了二号养猪场。
因为二号养猪场的两万头母猪即将产仔,而这些猪仔可是养猪场的宝贝,将完工的三座大型养猪场都急需他们的产的猪仔供应。
“老板!”
此时刘小龙正在产仔舍里照看即将产仔的母猪,当他看到张海到来后,连忙起身问好。
“嗯,你继续忙你的,我就过来随便看看!”张海摆摆手道。
“我已经忙完了,目前已经有三千多头母猪住进了产仔舍,一周以后,这批母猪就要陆续开始生产!”刘小龙笑着介绍到。
“不错!上一批三万头小猪已经全部转运过来了吗?”张海点点头又问道。
“快了,目前一号养猪场那边还有五千多头,下个月月初应该就能全部转移到二号养猪场!”刘小龙笑着回答道。
“多出来的那2000多头猪仔呢?你们准备怎么安排?”张海好奇的问道。
因为之前那一批小猪仔一共有32000多头,但二号养猪场只有30000个空位,也就是说还有2000多头小猪没有地方饲养。
“老板您放心,我们养猪场都有多余的备用栏位的……”
经过刘小龙的介绍,张海才知道原来十万存栏并不是最准确的数字,每个养猪场都会适当的增加一部分额外的栏位,比如山神养猪场的二号养猪就有一千个备用的空位。
虽然这一千个栏位还是不够,但一号养猪场里的大肥猪已经陆续出栏,这些空出来的位置也完全足够安置多余的两千头猪仔。
因此甚至不需要使用二号养猪场的备用栏位,剩下的两千多头猪仔就能被一号养猪场自己消化掉。
…………
张海巡视完二号养猪场的母猪繁育车间后,就回到了张家湾。
“老板,咱们二号养猪场的五万头肥猪就要出栏了,销售要怎么做?”
眼看五万头大肥猪就要出炉,但目前公司的养猪场每天的出货量也就三五百头,
要是按照这样的销售速度,那估计要四五个月才能卖完这五万头生猪呢,到时黄花菜都凉了,
那样的话,公司还要饲养这批肥猪几个月,不知要浪费多少饲料。
因此杨嘉心里很是着急,希望这批猪能赶紧卖完。
“杨总你放心,将咱们的养猪场的山神香猪做成腊肠和腊肉卖给网友们!”张海笑了笑将之前自己和李玥儿已经制定的销售计划告诉了杨嘉。
“一百元已经腊肉,一百二一斤腊肠会不会有些贵了?”
听到张海说的这个价格,杨嘉有些担心,因为这个价钱在他看来真的有些贵了,他担心这会不会影响销量,到时出货速度慢了怎么办?
“肯定没问题的,你就放心吧,目前你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盯着工地,其次就是赶紧订购猪仔,咱们要尽快将五万头生猪出栏后空出来的位置填满。”张海笑了笑说道。
因为过年之后疫情就将爆发,到了那时候全国都处于封闭状态,想要买猪仔也没处买,而且那时猪肉价格更加恐怖,想要卖猪仔将难上加难。
所以张海希望杨嘉赶紧联系联系大型母猪繁育场,先预定五万头猪仔,等二号养猪场的五万头大肥猪出栏一批就补一批小猪,这样才能充分利用养猪场的时间和空间,为公司创造更多的利润。
“好的老板!”看到张海心有成竹的样子,杨嘉立马点了点头。
………………
第二天,为公司的山神香猪腊肉打广告。
“大家好我是张海”
“大家好我是阿明”
“今天我们哥俩将为大家推荐一样好东西……”
“当当当!!看到没,就是这个了,腊肉和腊肠……”
就在这时,张海从边上拎出来一块肥瘦适中的腊肉来,阿明也举起了两根红彤彤的腊肠。
“切!腊肉谁没见过啊?”
“就是,当我们是外星人呢,腊肉都没见过么?”
网友们看到他们拿出来的东西后,忍不住吐槽,觉得两人就是在故弄玄虚。
“哈哈,这可不是普通的腊肉,这是用我们山神香猪做的山神香猪腊肉,味道究竟怎么样?大家应该都知道!”
“首先我们这个腊肉的制作过程,我们的腊肉全都是纯手工制作,经过花椒、辣椒、食盐、八角……等等大料腌制三天,随后又用柏枝树和松树的树叶熏过,虽然看起来其貌不扬,但烟熏过的腊肉味道更好,有柏枝树和松树的特有的香味。”
“烟熏过的我喜欢……”
“跟我老家的做法差不多啊?张总你们的腊肉卖的贵吗?便宜的话我也买点!”
因为山神集团推出的农产品质量都很有保证,因此腊肉还没上架呢,就已经有网友开始询问。
张海看到大家的问题后,笑着回到道:“大家放心,我们的腊肉并不贵,一百元一斤,腊肠一百二一斤。”
“我去,这还叫不贵啊?普通的腊肉才三五十块钱一斤呢!”听到张海说的价格,立马就有网友嚷嚷起来。
“一分钱一分货啊,一百块一斤大家都说贵,那几百块一斤的火腿又怎么说?”
张海知道肯定会有人嫌贵,但自家的腊肉瞄准的本来就是高端市场,现在仅仅是起步阶段而已,估计到明年还会更贵呢!
因此张海心想,这才哪到哪儿呢!
听到张海的解释,不少网友都不由点点头,觉得他说的挺有道理,
因为吃过山神香猪肉的人都知道,山神香猪可比那些所谓的高端火腿好吃多了,即使做成腊肉,味道肯定也不会比火腿差,
因此用山神香猪肉做成的腊肉卖一百一斤,已经算是良心价了!
于是当场就有不少网友下了订单。
“大家放心,我们腊肉有几种不同的种类,有麻辣的,香辣的,还有烟熏的,和没烟熏的,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挑选!”
其中每一份腊肉又分为两斤装、五斤装和十斤装。
网友们根据链接,很快找到了商城货架。
其中不少土豪都下了十斤装的订单,甚至买的最多的一个土豪,一次就买了三百斤,整整花了三千多块钱。
张海都不得不感叹,这个哥们真的是土豪啊从早上九点一直直播到中午两点才正式结束。
“啊!差点累死我了阿明就直接累瘫在了地上,随手拿起边上的一瓶矿泉水,咕噜咕噜的一口气就喝了大半。
“你小子喝矿泉水都喝饱了,待会儿你不吃饭了啊?”张海笑道。
“吃怎么不吃,我觉得我现在能吃下一头猪!”一提到吃阿明强打起精神站了起来。要不是面前的腊肉都是生的,他都已经抱上直接啃了。
张海呵呵一笑摇摇头,心想‘你要真能吃一头猪,那真的就是一头猪了!’
“哥,咱们今天一共卖了多少了?能打破狮子王的记录不一边向张海问道。
“你觉得可能吗咱们最多的时候也才一两百万,你觉得咱们能打破他们的记录?”张海给了他一个白眼,让他自己去体会!
最近一两年,那些头部主播动不动就打破直播记录,观看人次和销售额都屡创新高,
张海记得前世疫情爆发后,不仅是主播们在竞争,就连那些曾经高高在上的大明星也开始下台捞金,
而直播的观看人次和直播销售额记录也陆续突破天际,比如2020双十一的时候,带货销售额也突破了十个亿,想想真的恐怖之极。
“哥,咱们今天卖了多少了,有一千万了吗?”阿明抬头看着张海继续追问道。
“你小子也太小看咱们的战斗力了吧?才一千万?我觉得最少都有两三千万!”张海轻松地笑了笑,对今天的销售很有信心。
就在这时,后天的统计数据也终于出炉了。
阿峰刚一拿到数据,就满脸欣喜的向张海两人走来。
“哥,阿明,你们猜猜咱们今天的销售额有多少?”
“有多少?三千万有没有?”张海看着阿峰猜测到。
“哥你真是神了,一共达到了三千一百多万。”阿峰笑容满面的向两人汇报这个好消息。
三千一百多万?
听到这个数据,张海笑着点点头,这和他猜测的差不多,基本达到了他的心里预期。
至于阿明,已经完全被这个数据惊呆了,呆了几十秒,这才反应过来,激动地哈哈大笑,不知道还以为他中举了呢!
看到张海的反应云淡风轻,阿峰心里不得不暗暗佩服,觉得海哥就是牛掰,一天卖三千多万的货,居然还如此淡定,难怪人家能发大财!
张海带着两人回到家,老妈和大姐已经做好了午饭,哥仨立马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阿明这家伙是真的饿了,整整吃了四大碗米饭,还喝了两碗鱼汤这才作罢。
“嗝!今天吃的真香!”酒足饭饱后,阿明打了个嗝,心满意足的坐在院子里摸着浑圆的肚皮。
“难怪咱们的腊肉卖这么贵,这味道真的太好了,哥我也想买点,不知道我们买有没有折扣呢?”阿明笑呵呵看向张海。
就连阿峰也怦然心动,转过头一脸期待的看着他。
“滚蛋你小子还想要折扣?”
就在阿明两人觉得要没戏的时候,张海话锋一转,笑着说道:“过两天咱们自己杀几头年猪,到时送你们几十斤就行。”
听到张海的话,哥俩顿时觉得惊喜来的这么快,激动地向冲向张海,抱着他就是一阵‘蹂躏’
就这样哥仨打打闹闹了一会儿终于散去,直接回家休息,而张海还要安排腊肉和腊肠制作的事情。
因为三千万的腊货可不少,张海粗略算了算,大概有10万斤,如果一头猪三百斤重的活猪杀了后有210斤净肉,那么这一批腊货,就需要宰掉470多头300斤重的大肥猪。
屠宰的事情张海不用担心,只要通知下公司的屠宰场就行。
但制作腊肉可没那么简单,因为按照张海的计划,山神腊肉全都要纯手工制作,所以需要的人手肯定少不了。
张海想了想,只能召集村民们一起帮忙。
…………
“啥?你们一上午就卖了三千多万的腊肉?”
当张海来到村委,将自己来意说出来后,大伯差点惊掉了下巴,三千多万啊!这可不是三百万,三十万,而是三千多万啊,这比全村上百户人家一年的收入都要高上许多!
“咳咳,三千多万也不是很多吧?网上那些大主播一天就能卖上亿商品呢!”张海有些心虚的说道。
“滚蛋,三千多万还不多?都相当于咱们村几年的总收入了好吧?”听到张海的话,张国庆无语的白了他一眼。
“大伯,我已经答应别人了,半个月后就要发货,所以麻烦您先帮我通知下大家。”张海嘿嘿一笑,然后厚着脸皮说道。
“知道了,我马上就帮你通知!”大伯感慨的摇摇头,立马就打开村里的广播,将张海招人的信息告诉村民们。
就这样,张海一天卖掉10斤腊肉,收入3000多万的消息就传遍了全村。
“卧槽,三千万啊?我家的房子能堆得了这么多钱吗?”
“一天就赚三千万啊,十天不就是三个亿了?”
“海哥真牛逼!”
“海哥你大腿上还缺挂件么?你看看兄弟我怎么样?”
村民们得到这个消息后,顿时在群里都议论开了,大家叽叽喳喳的讨论张海究竟多有钱。
与此同时,有意到食品公司上班的村民也纷纷赶到了村委报名。
当天张海就挑了五十位村民,当天公司就带着大家来到了城里的医院,开始体检,准备办理卫生证件。
不仅如此,当天这个消息就像秋风一般,传遍了附近十里八乡,就连县里的领导们都受到了消息。
刘县长还特地大听话来向张海求证,当他得知这一切都是真的后,顿时也喜出望外,再次对张海在销售能力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