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南京京营和江防水军兵权皆在南京兵部尚书手里,由南京兵部尚书节制。

       现在的南京兵部尚书则是李长庚,麻城人。

       不过,虽然南京兵权由南京兵部尚书节制,但也会选一名勋贵为守备,与其协守。

       目前担任南京守备的是镇远侯顾鸣郊。

       而在周遇吉等去揽春园的半个时辰前,东厂驻南京的人就急忙赶来了南京兵部。

       “小的乃东厂内务房细作闻缙元,现为应天巡抚萧近高身边书童,萧近高确已谋反,并伙同黄尊仪、徐少良等设计欲胁巡防营赵鸿升与新到守备周遇吉反,这是萧近高的一幅字,可以为证,请大司马明鉴。”

       闻缙元说着就将一卷起来的宣纸从袖中抽了出来,并递给了李长庚。

       李长庚也没想到东厂的人突然来找他是为这事,不由得忙接过宣纸仔细看了起来:“墨迹还未干透,是他萧近高的笔风,看来你所说无疑。”

       东厂反贪司珰头梁衡则在这时候说道:“事发突然,南京一带城防按理是由您大司马节制,所以,下官一得知此消息,在派人八百里急递传报进京外,就立即先带他来告知您,请大司马速做决断!”

       李长庚现在基本已经确信这些东厂的人所言是事实,也就忙问着梁衡:“你们东厂反贪司的人现在在哪儿?”

       李长庚回道:“反贪司三百旗校已全部进入内城。”

       “巡防营那边可有消息?”

       李长庚问道。

       梁衡则回道:“目前还没有,估计凶多吉少。”

       “嗯,相比于巡防营的安危,先守住南京内城是关键,南京内城所存库粮与库银以及皇宫不能落到反贼手里,这样,你们东厂反贪司的人先去洪武门一带守着,本官这就传令南京京营各部关闭内城!”

       李长庚说着就立即写了自己的手令,亲自盖上大印,然后大声喝令道:“来人,传本官令,封锁内城各城门与皇城各城门!请提督杨将军和南京守备镇远侯来见!”

       “是!”

       李长庚身边的护卫头目回了一句。

       “你去正阳门!”

       “你去聚宝门!”

       “你去朝阳门!”

       “你去镇远侯府!”

       ……

       接着,这护卫头目就安排底下的护卫去传令。

       而东厂反贪司这边则去了洪武门。

       ……

       “我们的人到东厂反贪司后,整个东厂反贪司没有一个人,还烧了许多带字的纸。”

       徐少良回到萧近高这里后说了起来。

       萧近高听后眉头微微一皱:“看来,他们已经提前得知了消息。”

       萧近高说着就对自己一管事家奴喊道:“去把本官的所有家奴都叫来!”

       很快,这管事家奴就带着萧近高身边所有的家奴出现在了萧近高这里。

       “闻缙元呢?”

       萧近高问了一句。

       这管事家奴忙说不知道。

       萧近高虽然知道东厂如今爱在大臣身边埋眼线,但现在知道自己很信任的书童闻缙元也是东厂眼线后,他还是因此咬紧了牙:“该死!”

       “报!中丞!我家老爷来让我来告诉你,我们的人到内城后,内城各处城门已紧闭,城门上已多了许多兵,南京兵部尚书李长庚的仪仗旗幡也出现在了内城城头上。”

       这时候,徐泽麾下一家丁策马来到了巡抚衙门,并跳下马来后就疾步来到了萧近高面前跪下说道。

       “知道了!告诉你们家参将,李长庚久历戎机,为人沉稳,南京京营虽皆老弱,但在此人指挥下守城无碍,何况,我们兵马过少,既已错失良机,就先不攻打内城,以免徒增损耗,着他围住内城即可。”

       萧近高说着就看向徐少良,吩咐道:“趁现在本官还是应天巡抚,朝廷还没反应过来撤换本官并调集大军来之前,立刻发檄文募集更多的乡勇,告诉应天府诸缙绅,当共举义气、清君侧!如同不从者,先直接杀了,分其财!尽量多募集一些,到时候兵发湖州,争取与黄公派去浙江起义的义军连在一起,共襄大业!”

       “好!”

       徐少良忙回了一句。

       因此,徐少良便带着自己的乡勇去拜会应天府的士绅。

       一些对朝政不满已久且也比较偏激的士绅还真的响应起来,召集族中乡勇,要与之举义旗。

       但这只是少数。

       大部分士绅还是分得清形势,知道就凭几个士绅宗族造反,还是难以推翻朝廷,也就没有答应。

       此时,在刑部侍郎任上致仕的严之骥就不愿意与徐少良等一起举义。

       “严司寇,您真不愿与我等举义,清君侧?”

       “奸臣方从哲等挟持君父,设东西厂凌虐我江南士绅,已到人神共愤的地步,难道你就真的要坐视这些人继续这样祸害天下吗?!”

       “更有徐家这等江南士林败类,合谋夺我江南士绅纺织之利,已使我江南士绅之富裕大不如前,民不聊生,如今朝廷还要严查过度蓄奴,大有不把我等士绅屠戮干净而不罢休之势,难道公就真的要坐视这样的无道朝廷继续这样残害天下吗?!”

       跟着徐少良一起来的激进士子也跟着怒叱起已致仕而不肯跟着举义的刑部侍郎严之骥来。

       严之骥则用拐杖猛敲着地面,道:“你们这是在胡闹!你们以为就凭你们能改变天下吗,你们在这样胡闹下去,将来大兵压境,你们连累的是你们九族之人!”

       “君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草寇,天人不满此暴政已久矣,有志为天下者,就当舍家救民!”

       一更为激进的士子跟着附和道。

       “没错,他朱由校本就逆党朱棣一脉之后,我江南士子早该匡正天下,迎建文之后而立之!”

       又一名激进士子抛出了自己的理论,即要为建文反朱由校的朝廷。

       严之骥越听越觉得荒唐离谱,只得对自己孙子严绍贤吩咐道:“绍贤,送客!想让我严家从贼,即便尽灭我严家也不能够!”

       “那就成全你!”

       徐少良一开始没有按照萧近高的做,对拒绝他的士绅斩尽杀绝,但现在他发现大多数士绅不愿意跟着他一起举义,甚至现在连刑部侍郎出身的严之骥也拒绝后,便一时下定了要以武力威胁这些士绅的决心,也就在这时候大喊了一句,就给自己的乡勇递了个一眼色。

       徐少良的乡勇们忙举起了鸟铳。

       萧近高让徐少良的乡勇从巡抚衙门的府库里拿了不少火器,所以,徐少良的乡勇现在都装备了许多火器。

       砰!

       顿时,严之骥和严绍贤皆中弹倒地。

       “冲进去!这严之骥乃严嵩之后,不过是早年迁籍于应天,抄了奸党严府,平分其财!里面的人,男的杀光,女的蹂躏之!”

       徐少良接着又下达了新的命令。

       他带来的乡勇果然直接冲了进去。

       这些属于地主武装的乡勇跟着徐家造反,本就是是徐家族人或家奴佃户,而希冀借着徐家之势大发横财才愿意跟着徐少良起事的,也就没有什么纪律性,而徐少良也只是靠让他们抢掠来操控这些人,所以,这些乡勇和土匪没什么区别,一冲进严府内就烧杀抢掠起来,并奸-**女!

       没多久,严府内就是火光一片,男女惨叫声不断。

       另一士绅以御史官致仕的王养得知忙纳款五十万两,集起自己族内乡勇两千余人,表示响应举义,才免过此祸。

       其他士绅也因此担心被灭满门,而不得不跟着起兵造反。

       但也有少量士绅因为家主恪守君臣大义,而宁肯满门被灭,也没有选择造反。

       徐少良和其他已决定起兵造反的宗族乡勇便悍然屠戮了这些要恪守君臣大义的士绅宗族。

       最终,徐少良还是募集齐了三万多乡勇起事。

       而萧近高也以巡抚之尊并通过放银的方式募集了一万多地痞流氓。

       再加上徐泽的营兵,萧近高与徐少良等在南京外城造反的兵马合计有五万余人马。

       ……

       因为这个时代没有电报和电话,通信的延迟性很长,所以,此时的大明京师城依旧静谧如往常。

       皇帝朱由校正与皇后张嫣一起逗弄着自己的小宝宝,思量着等这孩子长大,大明会是怎样的光景。

       他还不知道东南的风波。

       而朝中的大臣们也还在风风火火地忙着新政改革的事。

       只是当一封来自东南的急报送到政事堂后,已经因为利益一致而相处和谐的朝堂中央的君臣们才不得不停下手里的工作,开始面对这件突发的事。

       “萧近高说,周遇吉反了?”
新书推荐: 无限三国之群英重生透视神医在校园魂破天惊江湖是怎么没的中元见月,不见你胭脂何事巨星从来没有文艺的老婆别闹,乖乖让我疼天警编剧生闯入表演系他有一剑极限强者大英学神极品仙医蛊仙人幸孕甜婚:老公,请关灯!轮回1984重生洪荒之东皇太一炮灰姐姐逆袭记诸天秩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