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分析长恨歌的艺术手法。】

       【从长恨歌到琵琶行,他们的共通之处。】

       【琵琶行,唐诗的最高峰。】

       白居易两期讲解,可谓是将唐诗推上了最高峰。

       同样,也将白居易送上了大唐最为伟大的诗人,没有之一。

       这位号称诗魔的诗人,单单一首长恨歌,他就可以将所有其他诗人秒杀。

       更不用说,还有更进一步的琵琶行。

       “精彩,昨天晚上的唐诗何止三百首简直太精彩了。”

       “是啊,让我大开眼界,也让我看到了属于我们大唐的风采。”

       “大唐有这一些诗人,这才是大唐。”

       “我太喜欢长恨歌了,特别是那句,回眸一笑百媚生。”

       “我更喜欢的是琵琶行,这首不管是艺术手法还是结构架设,我都觉得比长恨歌高上一筹。”

       “哈哈,我两首都喜欢……”

       是的。

       这几天,基本上整个媒体,无数的话题,全都被《长恨歌》与《琵琶行》包围。

       当然。

       还有无数其他的一些主播。

       为了蹭流量,他们亦是纷纷解读这两首诗作。

       除此之外。

       一系列的学校,高等学府,中文系学院,一众语言学者……他们亦是不断的研究这两部作品。

       对于他们来说,他们知道,长恨歌与琵琶行,不只属于大唐的最高峰。

       而且,这两首诗歌,又将大唐的文化推至了一个新的境界。

       ……

       “各位同学,怎么样,昨天晚上的唐诗何止三百首如何?”

       “老师,太精彩了,看得我激动不已。”

       “老师,我也是,我特别喜欢长恨歌。原来我对于安史之乱没有太大印像,但读了长恨歌之后,我一下子明白了为什么会发生安史之乱了。”

       “老师,我喜欢琵琶行,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老师,我更喜欢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老师,我喜欢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好了,好了……别念了。”

       老师打断了众人,然后说道:“之前说好的,你们必需背诵其中一首。”

       说到这里,老师莫明的一乐:“长恨歌与琵琶行,你们选哪个?”

       “啊……”

       一众学子目瞪口呆。

       一度他们太过于兴奋,倒是忘了要背诗。

       当然。

       如果是一般的诗,说背就背,这也没有太大的难度。

       可是……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却是彻底傻眼了。

       “大胖,长恨歌多少字?”

       “好像800多字。”

       “琵琶行呢?”

       “不包序的话,600多字。”

       “我去……”

       不管是哪一首,都是超长篇。

       这哪里是什么背诗,这是背课文啊。

       不。

       这比之背课文还更为让人吐血。

       毕竟之前背课本很多不是全篇背,有的是一个段落背。

       可现在。

       你说背诗,自然得全篇背啦。

       “老师,我挑字数更少的琵琶行。”

       “老师,我也挑琵琶行。”

       “老师,我挑战一下,挑长恨歌。”

       不少学生开始选择。

       不过。

       也有一些豪气万千的:“哈哈哈,不就是背诗吗?我最为喜欢的就是背诗了,长恨歌算什么,琵琶行算什么,我两首都背。

       “有志气,我也来,反正我也喜欢背诗。”

       “哈哈哈,加我一个。我感觉背起来相当的爽快,老师,明天两首诗我都背给您听。”

       看着一众学子如此的好学,讲台上班主任欣慰的点点头:“行,今天下课。”

       ……

       “凡哥,凡哥,上线,上线啊。”

       “哥,我好累。”

       “知道您累,这不叫您上线放松放松嘛。”

       “我不上线,上线又得被你们给烦死。”

       “怎么会,怎么会,凡哥,你看,你在央视做节目的时候都不敢吹牛逼,但在快抖上,你想吹牛逼就吹牛逼,你想要小礼物就要小礼物……”

       “搞得好像你们会刷小礼物一样。”

       “凡哥,这次真刷。”

       “那行,上线吧。”

       白居易结束之后,照例休息。

       只是一干粉丝又是纷纷@陈凡,想让陈凡上线。

       陈凡感觉一众逗逼粉丝说得也有道理。

       央视不说排练累,做节目的时候也累。

       快抖呢,就是讲故事吹牛打屁,也属于放松了。

       刚上线,随即陈凡便听到数架飞机轰轰的声音……飞过。

       “【禛言】送主播一架飞机。”

       “【无非公子红妆】送主播一架飞机。”

       “【冬月守护】送主播一架飞机。”

       这般飞机送出的感觉,陈凡还是感觉挺爽的。

       虽然钱不多,但只要有钱陈凡就开心。

       “凡哥,怎么样,我们刷小礼物了吧。”

       “看到了。”

       “既然收了小礼物,赶紧给我们讲故事呗。”

       不少粉丝白了陈凡一眼。

       明明这家伙已经挺有钱了,还天天叫大家刷小礼物。

       虽说谁也不会觉得钱多,但总这样叫,是不是太财迷了?

       不过陈凡也有个优点。

       那就是。

       不管小礼物是大是小,只要刷了,陈凡便非常的满意。

       陈凡摊了摊手,说道:“又讲故事,央视刚讲完,哪里有这么多的故事。”

       “凡哥,少来啦。央视是央视,快抖是快抖啊,快抖才是您的家是不。”

       “说得好像有点道理。”

       “所以,你就赶紧吹牛逼给我们讲一个,让我们虚荣虚荣。”

       “那行吧……我想想讲什么。”

       陈凡点头。

       真要说故事,陈凡还真是一大堆。

       别说是故事,就是唐朝一大堆诗人,陈凡也不可能完全讲得了。

       想了想,陈凡想到了另一位人物:“之前央视讲了诗魔白居易,今天我们不讲诗人,讲一个有点特色的。”

       “谁啊?”

       “公孙大娘。”

       “公孙大娘……凡哥,大娘也有得讲?”

       “呵呵,这位大娘可了不起啊。”

       这会儿不是央视做节目,

       陈凡说起话来也比较轻松,偶尔也开玩笑。

       清了清嗓子,陈凡说道:“公孙大娘是开元时期一位梨园艺人,她善长舞剑。她的剑舞惊动天下,每一次舞剑时,观者如山。后来,还被邀请到各个地方表演。很多的达官显贵都会去看公孙大娘的表演,据说啊,有一位张旭的书法家看了公孙大娘的剑舞,然后就创作出了一幅狂草,后世人们都将他称之为草圣。”

       “还有一位叫做吴道子的画家,也是因为看了公孙大娘的舞剑,懂得了运笔之道。最后,吴道子成为了画圣。”

       这个故事一出,

       “草圣,画圣?”

       “凡哥,这公孙大娘也太厉害了吧。”

       “你大娘还是你大娘……这简直是奇人。”

       “我其实有些明白,这个公孙大娘应该是和李龟年那样的传奇艺人。”

       “李龟年是谁?”

       “不认真上课是吧,王维写的诗《相思》,红豆生南国,就是写给梨园艺人李龟年的。”

       “哦哦,记起来了。现在来看,公孙大娘应该比李龟年还牛逼。”

       “看起来是。”

       虽然陈凡只是刚开讲公孙大娘。

       但陈凡讲的一系列人物都是有联系的。

       哪怕没有联系,在唐朝时期也有其他人物进行参照。

       “只是可惜,后来安史之乱发生之后,公孙大娘一众梨园子弟走得走,散得走,只留下很少的几位艺人在表演。其中有一位叫老杜的诗人,有一次在一位官员的府邸碰到了公孙大娘的弟子。与公孙大娘的弟子聊后,老杜不免回想童年之时观看公孙大娘舞剑的场景。于是,他就按着童年的回忆,写了一首诗。”

       陈凡还没有将这一首诗念出来。

       这时。

       一众人便纷纷问道:“凡哥,老杜是谁?”

       “这个啊……是一位杜姓的诗人。”

       “你说的是杜牧吗?”

       “不是,杜牧是小杜,老杜比杜牧年纪大。”

       “哦哦,小杜,老杜……哈哈,有趣。那啥,凡哥,有没有老王,老李。”

       “有啊。老王也是挺厉害的,老李就更牛逼了。”

       “都是诗人吗?”

       “对。”

       “比起白居易来呢?”

       “老王比起白居易差一些。”

       “老李呢?”

       “吊打白居易。”

       “滚……”

       对于陈凡说吊打白居易,众人不由得纷纷给陈凡竖起了中指:“凡哥,虽然您是我的偶像,但是你要污辱老白,我跟你没完。”

       “就是,老白已经到达唐朝最为巅峰的境界了,你说吊打老白,几个意思啊,敢不敢出来我们练练?”

       “凡哥,虽说这不是央视做节目,但快抖上也不能乱吹牛逼啊。”

       见众人纷纷吐槽自己,陈凡叹了一口气:“行行行,你们说的对。”

       反正以后也要讲老李,就让他们先得瑟几天,到时候再震震他们吧。

       “还是说回公孙大娘,说到哪了?”

       “凡哥,您说到老杜想起童年的时候看过公孙大娘的剑舞,然后就写了一首诗。”

       “对对对,这首诗叫做《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意思也很简单明白。

       就是看公孙大娘弟子舞剑。

       这名字取得很一般,大家对于老杜这首诗并没有太大兴趣。

       毕竟老杜他们也不熟悉,也不知道他写的诗怎么样。

       陈凡自然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

       不过。

       老杜这一首写公孙大娘的诗,还真挺不错。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

       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

       陈凡开口。

       虽然声音不大,但这首诗哪怕声音不大,但气势也足够的惊人。

       众人原本对于这首诗没有太大兴趣。

       但只是一听,一下子便有些惊讶:

       “咦……”

       “这个老杜写得诗还可以啊,这气势刚刚的。”

       “确实非常有气势,而且非常有画面感。”

       陈凡没有解释,继续念道:

       【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

       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绛唇珠袖两寂寞,晚有弟子传芬芳。

       临颍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扬扬。

       与余问答既有以,感时抚事增惋伤。

       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孙剑器初第一……】

       这一方面是回忆当年公孙大娘的舞剑。

       另一方面,也是通过公孙大娘弟子之口,讲述当年梨园时的情况。

       她说当时唐玄宗培养的梨园弟子有八千多人,其中舞剑最为厉害的,就是公孙大娘。

       不过写到这里。

       老杜却又笔锋一转,不再写公孙大娘舞剑是多少的厉害,开始讲述梨园子弟后来的一些情况。

       【五十年间似反掌,风尘澒洞昏王室。

       梨园弟子散如烟,女乐馀姿映寒日。

       金粟堆南木已拱,瞿唐石城草萧瑟。

       玳延急管曲复终,乐极哀来月东出。

       老夫不知其所往,足茧荒山转愁疾。】

       五十年的时间看似反掌之间,但连年征战,那些梨园弟子早已经不知道去了哪里。

       只是。

       写到这里,老杜又感叹了起来。

       这一些梨园子弟不知道去哪里,自己呢,又应该去哪?
新书推荐: 重生九零辣妻追夫欲海官门都市男女转换器云思云意天马神空斗破金榜降世:我的身份藏不住了神级红包系统:重生女配她飞升了捡到一颗地球快穿之男神别跑我快追不上洪荒:我能看到圣人气运太古战神快穿大佬:黑化主神偏执又病娇重生西游之九头虫修行在影视空间娘子,为夫真是正经人剑狱江湖旧日主宰雷将战神女装的日常玄幻文明进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