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这首诗便是陈凡给庐山写的《题西林壁》。

       这首诗也是苏轼写的。

       其实在给庐山做推广的时候,陈凡一度都在纠结,应该给庐山怎么推广。

       事实上庐山已经很知名了,用不用推广都无所谓。

       不过谁愿意不让自己的名气更上一层楼、

       既然如此,那么,在推广上面,那就尽量用诗的方式表现出来。

       特别是诗里在得有庐山。

       于是。

       这就简单了许多。

       庐山最为知名的诗有两首。

       一首是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另一首则是苏轼的《题西林壁》。

       《望庐山瀑布》其实也写得很好。

       但最终,陈凡选择了苏轼的《题西林壁》。

       主要是《望庐山瀑布》虽然很好,但写的只是庐山上的一个景点。

       但《题西林壁》,他却是更为全面的描绘庐山。

       而且从意境以及层次上来说,《题西林壁》,陈凡觉得是要超过《望庐山瀑布》的。

       特别是其中这一句“不识庐山真面目”,运用场景非常广泛,而且非常的有哲理。

       当然。

       也不需要陈凡解释。

       当李菊生与刘景明看到庐山这一首诗之后,都是张了张嘴,不知道该说什么。

       这首诗并不复杂,可以说一看就懂。

       可就是一看就懂,才让他们感受到这一首诗的境界。

       这一首诗,可以说是完全给庐山量身打造。

       庐山本来就大,如果你身在其中的话,根本就看不出庐山到底怎么样。

       而为什么呢?

       那就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了。

       “小刘,你怎么看这一首诗?”

       有一些郁闷,李菊生问道。

       “这个……”

       刘景明有一些尴尬,他不知道怎么评价。

       李菊生又问道:“比起我们的毕竟西湖六月中如何?”

       “应该……”

       “直接说吧。”

       “应该更为高明一些。”

       “比起欲把西湖比西子呢?”

       “境界层次也更高。”

       “唉……”

       李菊生不想问了。

       这样的诗,简直可以说是千古名句。

       有这一首诗在,不说庐山以后再不缺人,就是庐山的底蕴又给深深的增加了几层。

       与之同时。

       在庐山大规模广告之余,一众在十一黄金周准备去旅游的朋友,这时也看到了庐山这首诗的广告。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好吧,之前准备去西湖,现在,我改变方向了,我去庐山。”

       “去庐山的+1,之前一直就想去庐山的,但一直也没去,这一次怎么说也要去庐山。”

       “哈哈哈,我就要去看看庐山的真面目。”

       “那你得在庐山呆个最少两天,要不然,庐山的真面目你可是看不完全。”

       “两天也够呛,真要完整的看完庐山,最好呆个七天……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去庐山租一个民宿,在庐山那里住上一两個月,估计,才能真正的了解庐山真识面目。”

       “那是必需的,毕竟,庐山可是横看成岭,侧看成峰……远近高低都不一样。”

       “别说了,就冲这一首诗,说什么也要去庐山。”

       要说一首诗对于一个景点的影响有多大呢?

       有的时候其实很难统计出来。

       但是。

       如果一个景点没有一首知名的诗作流传出去,那显然这个景点也不怎么样。

       看看五岳当中,最为吃亏的就是衡山与恒山了。

       他们虽然同是五岳之一,虽然也算是很知名,但却因为没有特别知名的诗作,所以并不是旅游热点。

       所以。

       原本庐山就很火,在这一首《题西林壁》,在一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中。

       庐山想不火爆都不行。

       至于李菊生担心的,庐山这一次在几十个电视台黄金时间打出来的广告,可能会连门票都亏进去。

       虽说这确实会亏不少。

       但……

       庐山又不是做一次性生意。

       今年游了庐山,明年还可以游,明年游了,后年还可以。

       《题西林壁》这一首诗只要传播至全国各地,那庐山以后碰到黄金周的时候,要不要打广告都无所谓了。

       因为到时候,只要一想到旅游,估计大家脑海画面当中自然就会想到庐山。

       ……

       “陈凡,十一去哪?”

       “哪也不去。”

       “不去哪走走吗?”

       “我都刚从庐山那边回来,打算休息一下。咦,叶子姐,您十一不是放假吗,准备去哪里?”

       “没打算去哪,就在家休息。”

       “不会吧,不去外面看看?”

       “想是想,主要是现在十一旅游的人这么多,走出去都是看人头。”

       “也是。”

       “对了,豆豆说反正也不去哪里,就说来家里吃饭,一会你来二楼,你也来帮帮忙。”

       “好喽,以叶子姐您的厨艺,这次有口福了。”

       挂掉电话,陈凡来到了二楼。

       这会儿豆豆也在。

       看到陈凡,白豆豆却是亲切的叫了一句:“凡哥好。”

       “豆豆,嘴蛮甜的嘛。”

       正准备伸手摸摸叶子的头,被叶子姐一瞪,陈凡有些尴尬的说道:“这个,这个,豆豆,你也没去哪玩啊。”

       “师姐说现在外面都是人,天气也热,正好来师姐家蹭饭。”

       “哈哈,我也是。”

       陈凡说道:“咦,有五花肉啊,叶子姐,你这是打算做红烧肉吗?”

       “嗯。”

       “太好了,师姐,我最爱吃红烧肉了。”

       白豆豆兴奋的叫了一句:“我来帮忙。”

       陈凡却是说道:“叶子姐,我倒是有一个很别致的美食,也是用五花肉做,但不是做红烧肉。”

       “那是做什么?”

       “这个啊……先保密,我教你们,保证做出来一定让大家大吃一斤。”

       说起吃的。

       又怎么少得了苏轼苏东坡这个大吃货呢。

       之前陈凡就想着什么时候将那道美食给做出来,现在也算是有了机会。

       “豆豆,来,你先将五花肉切成块状。”

       “叶子姐,您准备生抽,姜,葱,冰糖有没有?”

       “冰糖,有的。”

       “再拿点少许的白糖。”

       “对了,关键的是黄酒。”

       “黄酒?”

       叶子一愣:“什么黄酒?”

       “哈哈哈,这个嘛,我去我那里取。”

       说起来。

       至上次陈凡从绍兴带回来两桶水之后,陈凡所酿的黄酒差不多已经可以了。

       随即陈凡返回自己房间,然后在酒缸当中捣了两斤黄酒。

       黄酒与其他酒不一样。

       因为是用糯米发酵而成,所以酒味甘甜,浓香,并赋有一系列氨基酸,等多种维生素。

       “哇,凡哥,凡哥……你这个酒是什么?”

       “这个就叫做黄酒了,当时我去绍兴的时候提了两桶绍兴的湖水,然后又买了一些糯米,就自己酿了点米酒。”

       “米酒?这个米酒好像与我们喝的米酒看起来有一些不一样。”

       “当然不一样了。”

       陈凡笑了笑:“这可是最为正宗的绍兴米酒,而且还是系统拿出来的最为牛逼的酿酒工艺。”

       “这个啊,先放在这里,到时候我们喝的时候我再跟大家讲这个米酒。”

       将酒放下。

       这时,白豆豆却说道:“凡哥,”

       “哪有时间,正做菜呢。”

       陈凡摇头。

       白豆豆又说:“没事,大家都说想看凡哥您做菜呢。”

       “呃……我可不是美食主播啊。”

       “没事,没事,平时讲历史,讲诗词讲多了,现在换换口味,说说吃的大家也是喜欢的。”

       “那,也行。”

       陈凡点头。

       反正也没什么事,与大家分享分享吃货心得也是可以的。

       毕竟。

       在吃这一块,也是老祖宗几千年下来流给我们的传统文化啊。
新书推荐: 重生九零辣妻追夫欲海官门都市男女转换器云思云意天马神空斗破金榜降世:我的身份藏不住了神级红包系统:重生女配她飞升了捡到一颗地球快穿之男神别跑我快追不上洪荒:我能看到圣人气运太古战神快穿大佬:黑化主神偏执又病娇重生西游之九头虫修行在影视空间娘子,为夫真是正经人剑狱江湖旧日主宰雷将战神女装的日常玄幻文明进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