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平副手阎柔”。

       荀彧微笑着点头,“我差点把他忘了。”

       “他今年一直负责南方往台郡的移民,从报告上看,这个人做事很务实。”

       刘英当然知道阎柔厉害,前世他深受曹操父子器重。

       “实在没有办法,短时间我找不出一个比子仲合适的人。”

       荀彧当然也清楚,以前他对商人也小瞧,可是甄逸、糜竺、卫兹三人让他大跌眼镜。

       甄逸把财政管理得清清楚楚,哪儿的税收完成情况,哪家偷税,他能很快查出,糜竺把国有企业统筹管理得很好,业绩摆在哪儿,又做不了假,卫兹给辽东带来移民超过70万,未来还有很多移民。

       “那年前你约上他们几人,我们专门谈一次。”

       “诺。”

       “另外,交州外海有个岛屿,后来被遗弃了,甘宁他们已经探索完成,明年会向哪儿移民40万以上。

       因此,哪儿的管理人员要准备好,面积和台郡差不多。”

       荀彧点头说道,“这个我知道,放弃是因为此岛蛮荒,气候炎热,加之去岛上要通过大海,风险太大了。”

       刘英只是笑了笑,因为他知道,荀彧是给他面子才说出这么个不是理由的理由。

       “我没记住,原来叫朱涯州。

       从现在开始,就叫朱涯郡。”

       荀彧记了下来。

       “这次优秀获奖土改人员,如果是组长直接升任县长,普通工作人员升任组长。

       不过,需要培训学习。

       朱涯郡郡守直接用今年18个县最优秀县长为郡守。

       朱涯郡直接划分成6个县。

       具体产业的话,你们下去商议决定。”

       荀彧这两年实在是辛苦,遇到这么一个天马行空的王爷,他也没有办法。

       “好,我们下去讨论。

       殿下,这新增加的两个郡不报朝廷,会不会出问题?”荀彧担忧的说道

       “文若,现在我们内部都没有公开,就是担心这个问题。

       这件事情我是这样想的,南北跨度这么大,一时半会儿很棒有人会怀疑到我们身上。

       与此同时,每年还是要继续往辽东移民。

       我计划三年后,等各地稳定了,再上报朝廷。”

       荀彧翻了一个白眼,他算是明白了,殿下压根儿没打算上报朝廷,现在就是一招拖字决,但是他不明白,刘英为何给出三年的时间。

       如果刘英知道荀彧的疑问,他会腹诽对方,还有两年零五个月刘宏逝世,大汉最后一个实权皇帝不在了,谁能压得住这些世家豪族?他们借助黄巾之乱把自己短板兵权补齐了。

       “文若,给你说个题外话。”

       荀彧看着刘英说道:“有什么事殿下直说就行。”

       刘英眉头紧皱着说道:“最新情报显示,宗正刘焉正在推动州牧制落地?”

       荀彧拿走手里喝水的杯子直接掉到地上了。

       “殿下,刘焉此人是想乱天下吗?”荀彧气愤的说道

       看着依旧一副淡然的刘英,荀彧问道:“殿下,难道您没想过阻止吗?”

       两人从屋内来到屋外庭院,站在雪地上,看着庭院的水池。

       “文若,你现在能看到里面的鱼吗?”

       荀彧笑了笑,说道:“殿下何必玩笑臣,上面已经结冰了,有鱼也见不到。”

       刘英从墙角拿来一个铁锤,“咚咚……”开始砸起冰面,一会儿,冰面破开了……

       鱼儿游起来了。

       “现在呢?”

       “臣愚钝,现在明白了。

       殿下的意思与其让这些牛鬼蛇神藏在池子里面,不如让他们都游出来。”

       刘英点点头。

       “我拿到情报时,内心很挣扎,后来冷静下来,发现这并不是坏事。

       从高祖建立大汉,到王莽篡权,到光武中兴,历经400多年,大汉已经得了重病了,用猛药,大汉必亡,缓治只能延缓死亡,对天下百姓并不利。

       因此,我才想找一条新路出来。”

       荀彧认真行了一礼,说道:“殿下良苦用心,必定能重塑大汉。”

       刘英看了荀彧一眼,“想要重塑大汉,必然少不了文若这样的王佐之才。”

       荀彧继续说道:“殿下,您认为陛下会同意刘焉的州牧制吗?”

       “父皇从黄巾之乱时,让各地募兵,就造成了今日的局面。

       这一步是没得办法之中的办法,因为郡、县都有兵马,刺史只是监察,想要制约这些郡守,就必然采用州牧制。

       其实你我都明白,州牧制一旦实行,父皇如果在位,那还好,一旦不在,谁能压制拥有军政大权的州牧?”

       荀彧也哀叹一声。

       不过,看着刘英他有充满信心,因为这么年轻能把天下大势看得清清楚楚。

       “殿下准备推动州牧制?”

       刘英摇了摇头,说道:“这事我们不必操心。

       我估计父皇会取折中路线,会选几个州用宗亲去做州牧。

       一来可以达到震慑其他拥有兵权的势力,二来实权回到宗亲手里。”

       荀彧想了想,很有可能出现刘英所说的方案。

       “殿下,辽东现在就是发展壮大自己,找准时机一举拿下辽东北方势力。”

       “文若说得极对,与其去掌握自己很难掌控的事情,不如慢慢壮大自身,这叫以不变应万变。”

       荀彧这两年对刘英是发自内心的佩服,很多想法已经远超同龄人,尤其心智极其成熟,很难表现出失智的时候。

       “殿下思虑周全。”

       “文若,台郡粮食储备如何?”

       荀彧自豪的说道:“殿下,台郡粮食储备超过300万石,够40万人食用一年。

       不过,流民进入台郡后,我们是通过借的形式把粮食借给农民,秋收后归还。

       朱涯郡如果需要,可以从台郡调部分粮食。”

       刘英想了想,“还是继续在扬州、荆州等地用神仙醉换购粮食。

       我们现在每个乡都修建得有粮库,一来是方便百姓交粮,还有一点就是如果遇到灾荒可以就地发粮救灾。

       台郡和朱涯郡也要用这种方式。

       同时要教农民修建阁楼来存储粮食。”

       刘英是真的怕缺粮食,从洛阳一路过来,随处可以看到人的尸体,流民遍地,大家都为了一口吃的。
新书推荐: 继承一座巫师学院万域仙主万剑永仙我家徒弟又挂了仙祖请出山救世之光我有超级脑力穿梭时空的商人抽卡停不下来大小姐的异能保镖八零好福妻暴狼的海贼生涯修仙,从五行观开始长生我有一座气运祭坛阿加斯特的魔石舞者我的英雄是不死的英雄无敌之美女军团联盟:开局辅助水子哥持剑葬天诀剑域之天地纵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