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毅打定主意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先向蔡邕诚恳拜谢,“多谢夫子提醒,毅险些酿成大祸。”

       若不是蔡邕提醒,他必然会受到极大的损失,会带来一些列极其严重的后果。

       这损失可不只是兵力折损那么简单。

       在刘毅看来,兵力损失只不过是次要的,最关键的是名望的折损。

       说白了,就是人设崩了。

       这才是最致命的。

       他能有现在的地位和人脉资源,很大程度上靠的是“军事奇才”这个人设,这也是何进、卢植,乃至于刘虞对他另眼相看的原因。

       可若是他这个“军事奇才”打个黄巾残余都损失不小,那还叫个什么军事奇才?

       这些人肯定会心生疑惑,“难道那一次只不过是灵光一闪,是蒙的,其实水平不过寥寥?”

       尤其是何进。

       如果何进产生这样的想法,虽然凭刘毅现在手头上的战斗力,已经不需要害怕何进和他反目玩硬的,但是只要何进打消了以后召他带兵进京的念头,就会给他造成大麻烦。

       所以,在刘毅心中,蔡邕这一次是无意中帮他解决了一个大危机。

       他暗暗感慨,“人还是要多做好事,如果不是他本性善良,见这一老一小孤苦无依,心生怜悯,就不会想要帮蔡邕一把,这时候没有人提醒自己,肯定要倒大霉。”

       拜别了蔡邕后接下来的一段日子里刘毅都在忙辟召的事情。

       他先是传书给何进,大致讲了一下打算辟召陈登的事,请其帮忙居中协调一下,省得宦官从中作梗。

       同时还交代了糜竺,让其在兖州打听是否有名士叫做陈宫和程昱。

       刘毅只记得陈宫和程昱都是兖州人士,具体是兖州哪里的却没有关注过,这些人不像“东莱太史慈”,出名的时候没有带上地域前缀,也幸亏他可以利用糜家的讯息网,否则想要跨州寻人怕是要废不小的功夫。

       ............

       一个月后。

       “什么?兖州没有哪个名士叫程昱的?”

       刘毅看着面前糜竺,眉头紧锁。

       糜竺重重一点头。

       “府君,不仅仅兖州没有,附近的几个州也都没有叫做程昱的名士,但是在兖州确实有个叫陈宫的,是东郡的东武阳县人。”

       这就奇怪了,有陈宫却没有程昱......

       刘毅面露疑惑,他记得很清楚,程昱是兖州人,而且不管是正史还是演义,程昱都是个在乡里有名望的人物,不是那种初期默默无闻后期一鸣惊人的选手。

       他皱眉思索了一阵,突然一拍脑门,苦笑道:

       “子仲,再去查一下是否有叫程立的!”

       程立?

       糜竺只是稍一思忖就猜到了刘毅的意思。

       “府君是说,那个叫程昱的此时应当叫程立?”

       “不错。”

       刘毅点点头。

       他也是刚刚听糜竺说没有程昱这个人才想起来,程昱这家伙原先是叫程立,这名字是曹操后来帮他改的。

       他心想,“如果连程立都找不到,那就只能去找陈宫,至于程昱,只好等哪一天他自己冒出来了。”

       “如果连程立都没有......”他顿了一顿,“那便毋需再寻找,就此作罢。”

       糜竺微微颔首,确实,就算是他糜氏商队遍布州郡,可想要找个人起码也要名字对才行,至不济,也要长相易于识别。

       而府君说的三点,“中年男子,叫程昱,应在当地有不小的名望”,其中只有姓名是易于识别的,其他两项在每一个县中都有至少十数人符合,若姓名错误,那就和大海捞针没有区别。

       虽然辟召程昱的事情出了波折,但其他事项进展还算顺利。

       此后没几天,刘毅就接到了朝廷的正式诏命,兼骑都尉一职,主青州讨贼事宜。

       前来宣诏的宦官还带来了何进的私信,大意就是原本是要加封中郎将的,结果皇帝认为刘毅实在年轻,就压了一压,以骑都尉之职领兵。

       刘毅虽然对此感到十分惋惜,但是也没太过意外。

       毕竟现在将军称号还是很值钱的,朝廷对于将军号的授予非常慎重,将军泛滥那是灵帝死后的事情,就连曹大胡子,刚开始都是以骑都尉领兵,没能混到个将军称号。

       不过,得知自己和将军称号失之交臂后刘毅还是暗暗憋了股劲。

       他现在战绩不多,拿得出手的就只有一个,而且还超额变现成了两千石的郡相职务,灵帝压他一把,他确实无话可说。

       但是往后几年战事不少,立功的机会大把,只要运作的好,完全可以弄道足够分量的功勋,赶在灵帝死之前混个将军封号。

       毕竟,灵帝时期的将军才是真将军,灵帝死后将军价值崩盘,人手一个,已经没了意义。

       除此以外,何进还在信中告诉刘毅,辟召陈登的事他已经解决。

       不过虽然何进把事情给办了,但还是在信中委婉的表达出了一个意思。

       这样的事情最好少做。

       刘毅很能理解何大将军的想法,收益半点没看到,投入反而已经一大把,为了防止刘毅把他当成冤大头提款机,些许提点很有必要的。

       他心中清楚,在展现出新的价值之前,何大将军这里是不要想着再使唤了。

       ............

       过了大半个月,糜竺带来了新的消息。

       “府君,兖州确有程立此人,其为兖州东郡东阿县人士,在东阿颇有名望。”

       还好没记错。

       刘毅微微点头,暗松了口气。

       不过,东郡东阿?

       那岂不是和陈宫靠在一起?

       他记得之前糜竺汇报过,陈宫是兖州东郡东武阳县人。

       刘毅不禁有些感慨,这东郡还真是个出人才的地方。

       眼见两人靠的这么近,刘毅心里不禁起了一个念头。

       要不要亲自跑一趟?

       先去找程立,如果事情不顺,可以直接转道去找陈宫,这样也省了不少来回路上传递信息的时间。

       刘毅越想越觉得可行。

       毕竟跨州辟召,一来一回就是一个月,若是平时,他肯定会选择先发辟召书,可现在时间紧急,他还必须要留下两人都不答应,他派人去请荀攸的时间。

       虽然走辟召书按时间推算也来得及,但太过紧凑,几乎留不下多少应变的时间,如果他亲自跑一趟,那么可以比派人发辟召书省下一个月。

       如果发生什么突发的变故,那么这一个多月说不定就是救命的关键。

       刘毅只是略一思忖,就下定了决心。

       去兖州。
新书推荐: 绿茵峥嵘罗刹黄金冢杀日王牌我的分身是天神豪门游戏:首席的亿万甜心全职猎人之蚁王综漫回流大时代铁拳威龙代理土地公穆斯林的葬礼遮天之逆战苍穹极品鉴宝师道侠LOL:这个男人太强了!赤髓这个武者太危险香江传媒天下第一杀猪刀毒师黄泉旅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