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奈,只能继续飞向第三个目视检查点。我还要同时兼顾飞行计划纸上的数据,切换ipad后台换到早已经准备好的领航尺,计算地速以及时间,推算出还有多久会到第三个点,并告知拆官。
其实,在问我飞行到第三个检查点的时候,还是有些忐忑。
考试前一天晚上,我想了很久,后面到底用哪个点好。
第一次和Sungadras机场上空,进行最后的着陆考试。
从刚才的交流得知,我需要做四个着陆才算完整。正常着陆,软道面着陆,短道面着陆和侧滑着陆。前三个都经常训练,嘴里已经念叨了不知道多少次。侧滑着陆着陆教员仅展示过一次,我也做了只做了一两次,经验上就不够。
第一个,正常着陆。这是相对最简单的,可以说这是试试水,找到今天着陆的感觉。到后面,就更顺利。考核的要求也很简单,落下不弹跳,落得不是很离谱的远都能合格。因此,到我的时候自然也没有什么意外。
软跑道着陆。最重要的就是对下降轨迹的把握。稳定的进近和精准的参数构成了最后的轻着陆。一直遵循着教员对我的指导,觉得离地很近的时候下降过快,到最后一刻稍加了一些油门,挽救了这一着陆。虽然没有想象中的软,但也是符合标准了。
短跑道着陆,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精准的砸到大白块上,有100英尺的距离,可以落在超出不大于200英尺的地方。有时候就在纠结到底是什么时候收油门。大概的流程就是先拉平到大白块第二条横线之前,再看下降率判断时机收油门。就像赌彩票一样,每次都在祈祷不要超出去范围。这一次也是如此,往左窗看出去,跑道的白色标记已经后退,感觉着飞机的位置。
范围内!
最后一个是侧滑着陆。虽然没有进行过多的练习,但是凭着当时教员授课的印象。首先油门收空,找一边压方向盘,另一边蹬反舵到底。用这样的方法,在很短的时间内下降了很多高度。这个着陆方法就是为了在五边高度过高,看着PAPI灯四白下来,等到二红二白的标准下划线,改出,建立正常的着陆姿态。后续的操作都是一样的。
还有一个科目是对不熟悉机场的查找。这也是在Sungwook的预测中。在飞的时候教员就告诉我:要把附近所有的不熟悉机场的所有信息全部写在纸上。因此,便能快速找到这个机场。还有一种简便的方法就是直接用GPS的附近机场。将飞机从左侧偏转,找到了一个很小的机场,只有一条短跑道,在附近的山脉地区的大地色中显得很不起眼。我指给他看,Blake点点头,记下这一科目的记录。
至此,所有的科目已经完成。
但是心中还是没有放松。
最后回雷德蒙德做最后一个起落。这个是不要求的,况且当时的风还是很大,拆官甚至主动提出他来落最后一个着陆。我婉言拒绝,想的善始善终。
“好。”他答应。
此时已经六点半,感觉时间过了很久。五边上,和管制报话,“Final,runway29”,“Youareclearedtoland,cessna5265L.”
跑道方向正好是直面太阳的地方,晃得我有些睁不开眼。Blake微微一笑,舒展手臂,他的任务也要完成了,显得有些轻松,“欢迎来到夕阳下的着陆!”
尽力地控制住飞机的姿态,落得稍有些重,有些尴尬应该让Blake来落会更好一些。
“你应该多带一点。”Blake点拨我道。
一路滑行回机坪,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运气,所有的难点一一攻破。也庆幸自己做了正确的选择。
这个点飞机都已经回去了,换句话说,没有很好的停机位。找到最后,只能进入一个沙土的停机坪。离大门是最远的,也是最难停的,因为摩擦力,我和Blake两人花了很大力气才把飞机推进去。
抬头,发现天已经基本黑了。通过飞机上的仪表得知,今天飞了2.1个小时。Blake也看到这个数据后,对我说“这绝对是有生以来我拆得最久的一次。”其他人都是一点五,一点七。今天可能是因为飞到第三个点的时间比较久。
收拾好我的书包,将飞机固定好,手上拿着文件夹走向航校大厅。
赫然发现我的教员和学长在等我。他们刚上完口拆的复习课,也顺便等我一起回家。已经临近七点,整个航校除了考试的只有他们两人。不由得心生感动,看到我的神色,Sungwook想证实自己的猜测“过了。”我说道。
Sungwook笑成了一道缝,今天两位学生双双通过,也是第一批通过的学员。
难以言表。
Blake也过来和教员说了下我今天的情况。其中包括从口语部分的一些不足。虽然是有些为难我了,但知道的多总算没有错。
后来就是对飞行的讲评。当时参加考试时候的飞行小时数是挺少的,几乎是恰好满足了大纲的最低要求,没有加课,没有挂科。能够飞成这样,在这样的天气情况下,已经是不易。也夸赞了教员对我教学的到位,所有都很扎实。
互相道谢,在愉快又刺激的氛围中结束了今天的考试。Blake还要开车回到山下,我们则上了教员的车。
忙了一天,还没来得及吃中饭和晚饭。疲惫感慢慢涌来。